原本已经风雨飘摇的拜腾汽车近日又传来噩耗。11月23日,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将拜腾汽车关联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332540元。另外,该公司目前被执行人信息共计3条,被执行总金额达221.63万元。
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13日,法定代表人为拜腾汽车品牌创始人戴雷,而拜腾汽车就是登记在其公司名下新能源汽车品牌。
相比2019年广州车展公布首款车型M-Byte时的风光无限,如今的拜腾可谓风雨飘摇。去年年底,拜腾汽车资金短缺的问题开始急速恶化,到今年第二季度,上海办公室,北京办公室陆续撤租,南京工厂关闭,以及曝出大量员工停职欠薪等事件都在说明,留给拜腾汽车的时间不多了。
终于,今年七月,拜腾汽车宣布暂停中国大陆市场业务,暂停期限为6个月。此外,位于北美和德国的拜腾分部,也根据当地法律相继申请破产。尽管拜腾汽车的官方网站还在提供车型展示,但实车下线似乎依旧遥遥无期。
如今,关联公司被列入被执行人,无疑让拜腾汽车重组复兴的希望更加渺茫,也许,拜腾就真的和大家说拜拜了。
编辑简评:从当初的风光无限,到如今生死未卜,在大批“新势力”纷纷倒下的2020年,拜腾汽车的离场似乎已经不让人们感到意外。
拜腾汽车前前后后筹集到八十多亿元融资,终究也没能抵过疫情造成的“寒冬”和自身巨大的内耗。究竟是与一汽的爱恨情仇,还是那昂贵三十多亿元“准生证”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不得而知。但两个德国人在中国的造车梦终究是以“水土不服”而草草收场。如今“新势力”的淘汰赛,还在进一步加速,以蔚来,小鹏,理想,威马为代表的第一梯队,正在将其他“新势力”组成的第二梯队甩得越来越远,谁又会是下一个拜腾呢?
日前,据报道,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威马汽车与Uber(优步)签署了一份意向性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威马将有望出口EX5车型至包括英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成为Uber旗下官方配套车型。
编辑简评:出口欧洲,对国内造车新势力而言,似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威马之前,爱驰,蔚来和小鹏已经先后完成了对欧洲市场的输出。但和网约车平台直接合作,威马似乎是另辟蹊径,也为其他“新势力”指明了一条新方向。
相较于热衷主打高端产品线的蔚来,小鹏不同,威马的产品一直相对来说比较“亲民”,也比较低调,不错的销量也让威马在新势力的第一梯队站稳了脚跟。但对于威马而言,出口欧洲市场,自身需要攻克的问题还有很多,除了要应对欧洲对车辆安全,续航里程等严苛的要求,现阶段还要面临因一个月内多起自燃事件带来的市场风评问题。
也许协议的签订让合作的前景更加明朗,但进军欧洲市场这条路,恐怕威马还需要再多走一段时间。
看来昨天我们发布的包含激光雷达的小鹏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让西边的某人很不爽,连续用发声。我想说的是,造谣早就证明是无法打败任何竞争对手的,明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的找不着东,至于国际,我们会相遇的。”
以上是何小鹏发布在其个人朋友圈与微博的原文,意图很明显,正面“硬刚”马斯克。事件的起因很简单,在广州车展上,小鹏汽车率先宣布,将在下一代车型上使用激光雷达技术,不久这条消息就被转载到了国外某社交平台,立刻引起马斯克的强烈关注和猛烈抨击,声称小鹏汽车剽窃了特斯拉的技术。
而何小鹏自然不甘示弱,立刻用上文进行了回击,一时间,成为车坛热点话题。
编辑简评:小鹏与特斯拉之间的恩怨,其实早在此次隔空对喷前,就已经结了不少梁子。版本那自然是众说风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之前的故事。但不得不提的是,此次对喷过后,特斯拉和小鹏的股票,都双双迎来了历史性大涨。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看待此次事件反而可以更加简单粗暴。要么,准备好你的票子,在两家新车型发布后,走进你支持一方的体验店,用实际行动力挺你心中的英雄。要么,捧好手中的瓜,记得要小心,吐出的瓜子千万别掉在键盘上。
上周,阿里巴巴、上汽、浦东新区三方联合打造的全新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品牌“智己”发布,一时间引发了车圈强烈的关注。“智己”的成立,率先打破了造车“新势力”的记录,初期融资,直接超过100亿元。巨头玩跨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阿里巴巴这次从幕后走到台前,充分释放了其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施展拳脚的信号。
对上汽而言,旗下荣威品牌的电动化进展,已经为“智已”打下了不少基础,与阿里巴巴的此次强强联手,也让资金和资源有了充分的保障。未来看,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智己”很有可能成为“新势力”中的又一匹黑马。
编辑简评:“智己”的诞生,让众多“新势力”中又多了一位“新鲜血液”。在阿里巴巴的雄厚资金支持与强大互联网技术实力的加持下,配合上汽在电动化车型上的实践经验,让我们更加期待“智己”的第一款产品究竟能有多惊艳。
同时,“智己”不差钱的属性也让我们不得不将它与之前也刚刚宣布进场,且同样贴着不差钱标签的“恒驰”做对比。究竟谁能拿出第一款作品,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