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给新能源汽车做空调的公司(新能源汽车股票排名十强)

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新能源汽车股有哪些股票,排名前十强的股票分别是哪些股。

1.振华科技

公司在电子信息领域中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光景,有丰富的经验,用户对公司的产品都有优质的认可,其发展业务恩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2.英飞特

英飞特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也迎来了自己的生机,公司拼接LED驱动电源,在研发以及销售中获得了领先优势,为客户提供需求。

3.当升科技

公司生产的锂电正极材料,在市场中有很高的的占比,有良好的的口碑,同时,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新能源材料研发生产中做好充足的准备。

4.*ST康盛

公司涉及新能源汽车以及家电制造,在新能源市场中有一足之地,同时公司的金融部门也会为公司进入新能源市场做好坚实的资金准备。

5.*ST银亿

公司重点参与高端制造和地产开发,高端制造中就包含优质产品一级客户需求的成果,在市场中有一定的口碑。

6.天通股份

公司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生产团队,销售团队,能够在新能源开发利用中站稳市场。

7.广汽集团

公司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前期已经在新能源市场做好部署,提供质量优质的新能源产品,能够在市场中分一杯羹。

8.三友化工

公司已经成立二十多年,在化工领域有稳定的地位以及盈利English,能够在新能源原料产品市场中,占据先机地位,有市场地位。

9.一汽解放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有很多的产品,用过过去的商用车积攒的经验以及生产能力,将其用在新能源上,如虎添翼,有先导作用。

10.纳川股份

公司在行业中所从事的环保产业有良好的口别,新能源汽车中所用的环保产品等,都可以涉及,可以布局,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还有一些新能源汽车优势股简单介绍一下:

1.比亚迪

公司重点生产汽车空调以及车热管元器、部位等产品,同时生产洗碗机等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地位。

2.三花智控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前几年的汽车销量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国内战绝19.5%的份额,同时,在北美投资工厂,占据4.1万平方米的位置,同期,中标55亿元相关的纯电动客车招标项目。

3.星源材质

在国内市场中所合作的公司很多,重点是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等大型公司,知名锂离子电池基本上都有它的身影,在国际市场上,供应日本村田、韩国LG化学等厂商。

4.璞泰来

重点婧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锂电业务。占据市场的第三位置。

5.当升科技

目前拥有5家锂电巨头公司,新能源车,主要供应小型锂电正极材料,供应范围为手机、笔记本以及电脑等。

6.蓝海华腾

去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7.5%,增长了7233.1万元,实现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1042.6万元。

7.新筑股份

重点实施桥梁功能、轨道交通等产业布局,所实现的营收同比增长165.86%,986293409.36元,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20610968.77元。

又一家电企业跨入车圈,也是扑街的节奏?

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主营:已拥有摇摆斜盘、旋转斜盘技术的固定排量和内部控制、外部控制的可变排量压缩机以及新能源汽车用绿色环保的电动压缩机,排量范围从60cc到330cc,形成了7大类,31系列,500多品种压缩机型谱

配套:为上海大众(新帕萨特、途安、POLO、明锐、昊锐、桑塔纳)、上海通用(GL8陆尊、克鲁兹、新君悦、新君威、凯越、乐风、景程)、上海汽车(荣威)、上汽通用五菱(五菱荣光)、长城(酷熊、绚丽)、一汽大众(迈腾、速腾)、中国重汽(豪曼)、神龙(赛纳、爱丽舍)配套

人本集团·上海卡尔空调有限公司主营:汽车空调压缩机

配套:为雪铁龙-富康、克莱斯勒、江铃汽车、上海大众、一汽、一汽-大众、东风等配套

苏州东智精冲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汽车、五金、电子、建筑、机械等精冲金属零部件,汽车空调压缩机阀板,调角器,法兰片,吸盘,安全带锁,齿轮,活塞杆,导向板,连接板,齿板,平衡块等

配套:国内外空调压缩机厂商,发动机厂商,变速箱厂商和锁件厂商等,

在中国汽车供应商网做压缩机的专业厂家有90家,大中型采购商首选查看网站。

文|Piero

近期,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333.SZ)拟通过旗下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斥资7.43亿元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48.SZ)18.73%股权,叠加受让相关方5%的表决权,成为合康新能间接控股股东。

消息一出,四座哗然!

由于合康新能本身含有“新能源汽车总成配套及运营产业”业务,本次收购是否意味着美的开启了“跨界造车”之旅?

合康新能是何方神圣?

怀揣着无比好奇之心,我打开了合康新能的官网。

资料显示,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新能源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了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电机控制器、辅助动力系统、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及新能源汽车租赁平台建设等产品及服务。

可以说,合康新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广泛的布局。如果美的真的要跨界造车,合康新能确实能够助其一臂之力。

但问题在于,美的真的想好要进入造车领域了么?

美的不怕扑街?

在造车事业上,美的不能算新人。

早在2004年,美的曾先后收购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湖南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浩浩荡荡地踏入汽车圈。但几经挣扎,到2008年,美的就被迫宣布停产。

事实上,家电行业的诸多企业都算不上造车新人。

2016年,格力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吹响了家电业进军新能源汽车的号角。彼时她曾提出一句著名口号:“手拿格力手机,乘坐格力汽车,吹着格力空调。”

董**联手王健林等知名企业家,募集30亿元入股银隆新能源,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启了漫漫造车路。

经过两年上百亿的钞票燃烧,MPV艾菲、微面银隆5024EV以及多款中大型客车终于被董**端出台面。但遗憾的是,消费者并不太情愿为这些车辆买单;珠海银隆公司也因此饱受诟病,连续亏损。

到2017年,“网红”家电品牌戴森也宣布正式启动电动车项目,并计划投资逾2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75亿元)开发一款“全新的、与众不同”的电动汽车,并信誓旦旦地表示,将于2021年前推出第一款车。

令人唏嘘的是,仅仅两年之后,戴森就宣布壮士断腕。理由是,造车项目在商业上不可行,也就是说戴森认识到自家重金投入的汽车项目赚不了钱。

类似扑街的例子,在家电行业层出不穷。

看到如此多的家电同行在造车领域丢盔卸甲,美的仍旧选择迎难而上,难道其有过人之处?

在我看来,美的投身造车,主要还是源于当前家电行业的窘境。

众所周知,家电行业作为典型的地产后周期板块,在业绩与估值层面都受到地产周期的影响。在当前房产政策的有力调控下,地产销售整体表现平平,加上自2018年以来,国内整体经济增长承压,消费板块也增长放缓。

尽管家电行业整体基调仍旧是“稳”字当头,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宏观环境的影响。

居安思危的美的,选择此时涉足汽车领域,并非不怕扑街;而是嗅到了自身所处行业潜在的危机,主动寻求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通过将鸡蛋放入不同的篮子,来降低自身风险。

剑锋所指,并非整车

尽管合康新能本身含有“新能源汽车总成配套及运营产业”业务,但在我看来,美的不会冒然选择去做整车。

一方面,汽车行业是一个重资产、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需要长期的技术积淀。任何企业妄想通过短时间烧钱快速获得盈利,注定无法实现。

格力、奥克斯、戴森、以及当初的美的,无一不是因为将眼光直接放到了整车上。

整车制造并非外行人所认为的,简单做个车壳子、装上车轮、电池就万事大吉了;而是包含了前期造型设计、设计验证、小批量验证、批量生产等一系列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每个阶段都可能会面临多次模具、工装的变更;每次变更的花费很可能会在成百上千万。对于外行造车者们来讲,他们缺乏经验,先期设计出的产品可能面临更加多次大规模的修改,其费用可想而知。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就曾公开表示,一个电动车企业走到量产至少需要200亿元。尽管在家电领域收获颇丰的美的或许并不差钱,但200亿元的开支,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毫无疑问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合康虽然有该领域经验,但从事的主要业务还是动力总成、控制器等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开发,在整车领域也资历尚浅。

另一方面,曾经涉足造车的美的,应该知道该领域的艰难。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尽管距离上次造车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六年,但其当初被迫停产的阴影相信仍历历在目。

整车业务对于美的来讲犹如阿喀琉斯之踵。冒然行事,或将如飞蛾扑火,难以自保。因此美的不会选择制造整车。

美的能否在造车领域有所建树?

看惯了家电企业跨行造车铩羽而归,也许你对此次美的再次跨入汽车行业一事,并不看好。

但在我看来,美的或将有所建树。

眼下,汽车行业正经历着“新四化”变革。在这个背景下,美的或许可以从其中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中找到契机。

尽管家电电控与汽车电控在应用场景上有所区别,但电控技术本身却是师出同门。因此在家电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电控技术积累丰厚的美的,完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在车内电控领域找到突破。

此外,我坚信,未来总有一天,完全的无人驾驶能够实现。届时的智能座舱,就是一个移动的客厅或卧室,自然需要用到配套的智能音箱、智能空调等电器。因此早早开始这方面的布局,对于美的来讲,将能在未来占得先机。

虽然当前来看,自动驾驶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障碍,但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行动起来,比如佛吉亚和延锋科技等,早就在智能座舱领域加强了布局。

再者,如果美的不选择去做整车,而选择剑走偏锋,只将关注点放到车内电控与智能车载电器产品的开发上,将操控稳定性、安全性、驾驶平顺性等关键驾驶指标留给传统车企,将能够大幅度避免因车身造型、内部结构件匹配、上千项复杂测试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这样美的在汽车领域的投入就相对变成了轻资产,不会在短期内面临巨大的负担与风险。同时,还能够集中精力去迎战小米等智能车载产品领域的对手。

如果美的真的这么做了,不仅不会扑街,未来说不定还会有所成就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