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新能源科技城(双岛湾科技城的区域规划)

双岛湾总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2012年威海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中心崛起、两轴支撑、环海发展、一体化布局”的一体化大威海发展布局,双岛湾科技城既是中心城区拓展的重要区域,又是东西发展轴的主要增长极,也是推动全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板块 。 中央智慧岛 项目类型 项目内容 区域生产服务中心公共配套服务中心 行政管理、文化服务设施、商业金融、商务办公、城市广场、休闲公园 商业购物中心 综合商业、名品店、IMAX影院、海洋美食街区、海洋主题酒店 商务综合体 商务外包服务业,包括管理咨询、信息资讯、科技咨询等;集办公、商务、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商务综合体 总部研发集聚基地 科技办公、科技商务、科技中介,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各类专业服务机构 高科技产业 项目类型 项目内容 海洋科技 抢占海洋科技产业,整合海洋食品、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科技研发等本地优势资源 医疗器械 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材、机电一体化医疗设备、智能低温保存箱制备等 生物工程 积极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珍品研发 生态环保产业 环保材料、环保设备及环保技术 新材料、高效节能材料 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等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 教育研发区 项目类型 项目内容 科教基地 威海职业学院、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山东海运学院 海洋科技研发 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实现从“威海制造”到“威海智造”的跨越 花园式企业总部 融景式企业总部办公基地,提供全面完善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满足不同规模入驻企业对高品质办公的需求 软件服务外包 技术研发服务、销售及批发服务、产品售后服务及其他业务流程环节的服务 信息管理服务 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等3C产品信息服务 技术研发服务 嵌入式操作系统、智能运算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休闲度假区 项目类型 项目内容 湿地公园、海洋世界 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 疗养度假中心 结合医疗与五星级酒店式服务经营理念,实现健康咨询、康体医疗、保健美容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健康服务”项目。 滨海星级度假酒店群 主要针对高端商务休闲度假客群提供休闲体验式度假服务 山体运动基地 依托山风光、环境,开展风力滑翔、悬崖蹦极、山地自行车等等体育运动,把烟墩山、凤凰山建设成山体运动基地和少年培训基地 企业总部 为知名企业提供商务休闲、办公的专属空间 国际生态康养基地 嫁接国际医疗机构资源,并联合精品度假酒店,建设亚健康疗养基地、温泉养生区、整容整形会所、医疗康复区、滨湖度假小镇 生态宜居区 项目类型 项目内容 海湾宜居新区 依托周边水系资源、融入低碳可持续理念打造生态宜居社区 养生山居 充分利用山地地形,强调意境与环境的自然真趣,形成山海相连、野趣盎然的特色居住。 配套设施

双岛湾科技城周边基础设施完善,具备快速建设、快速对接、快速联网、快速形成规模的后发优势,区内已有多家大型科技企业进驻,有中国最大的威高医疗器械产业园、世界最大的魏桥纺织产业园,北方唯一的海产品检测中心等一批新兴战略项目已经落地,区域内还有威海职业学院、山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等较有竞争力的高等院校。其中威海职业学院设有10个系、59个专业,在校生达到1.5万人,为双岛湾提供了有力的科研支撑和人才储备。区内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十通一平”配套设施同步实施,供排水、供暖、燃气、电力、通信、新能源路灯等设施齐备,对各种产业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10.7亿元,至2015年全面完成基础设施施工。

发展前景

到2020年双岛湾科技城将成为一个拥有15万人口的副中心城市,成为一个集科技、商业、旅游、居住为一体的水城、桥城、科技城,成为高新产业的新龙头,科技研发的新沃土,休闲疗养的新亮点,生态宜居的新典范。

武汉未来科技城的规划

学姐为朋友们整理了有关该学院的科研机构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科研机构:学校成立了互联网+产业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研究所、智能机械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建成了新余市智能机器人、3D打印三维成型、NB-IoT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

学校荣誉: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江西省平安校园、江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简介:江西工程学院坐落在唯一的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江西省新余市。学校始创于1983年。

2010年10月28日上午,武汉未来科技城在光谷东部奠基开建。10年内,这里将出现一座智力高度密集、朝阳产业荟萃、人口达30万的现代卫星城。

未来科技城位于东湖高新区东部高新大道南北沿线,总体规划66.8平方公里,约占东湖高新区面积的1/8。其中,高新大道以北、外环线以西的2.8平方公里范围,为武汉未来科技城起步区,与光谷生物城南北辉映;外环线以东、高新大道以北28平方公里为长山基地;外环线以东、高新大道以南36平方公里为龙山基地,这两个基地将作为武汉未来科技城的发展区。

武汉未来科技城招商引资工作进展顺利。华为技术、台湾联发科、德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电子动力电池研究院、武汉未来科技研究院等14个项目已确定入驻。此外,还有40余个重大项目正在紧密洽谈。启动未来科技城建设以来,东湖高新区人才聚集效应更加明显,一年来新增博士800余名,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洼地 5年后,武汉未来科技城预计可引进央企和知名民企30-50家、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20-30家,科技人员总数超过3万人。到2020年,可引进央企和知名企业300家、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200家、2000个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科技人员总数超过10万人。

去年,东湖高新区完成企业总收入2200亿元。根据规划,10年后,武汉未来科技城将实现企业总收入2500亿元,即“再造”了一个新光谷。

与武汉未来科技城同日开工建设的还有其首个地标性建筑——武汉新能源研究院。该院由东湖高新区与华中科技大学合建,建成使用后,将吸引太阳能研究中心、风能研究中心、生物质能研究中心等众多新能源研究机构入驻。2010年10月28日,中国电子、航天科工等18家大型企业签约入驻武汉未来科技城,签约项目金额达306亿元。杨松、张昌尔、郭生练、阮成发等省市领导出席了奠基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