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销规模翻倍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40.70%,仅比欧洲少3.1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17.92万辆,排全球第三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
在销量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连续七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位。
纯电动汽车占据八成市场
按动力系统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划分,纯电动汽车是我国产销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种类。2021年纯电动汽车产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82.99%,销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2.82%。
按用途划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均占全国汽车总产销的95%左右,是按用途划分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多的类型。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2020年11月份,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从目前市场现状和未来政策方向来看,纯电动车将长期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地位。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无论是从节能减排的必要性,还是以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来看,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未来的趋势和方向,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我国也正在遵循着这一路径在稳步推进当中。
然而任何一个产业在其发展初期,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从政策上进行引导和梳理。由于我国自2018年开始遭遇了车市整体下行,同时再叠加此次疫情的关系,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自然一系列的“救市”政策也随即出台。但政府相关部门在出台救市政策的同时,依然没有忘记新能源汽车这一根本发展轨迹,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在最大程度地利好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稳固优势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长两年获“官宣”
昨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公告显示,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消费者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按照原计划,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的政策将于今年年底结束。而此次三部委的“官宣”,可以说是给当下我国的新能源车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一方面提振了新能源车企的信心,给部分以造车新势力为主面临着“生存危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提供了长达两年的缓冲期;另一方面也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考量到了他们的切实所需。
众所周知,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是当下新能源汽车最重要、最具差异化的两大核心优势所在。
而此次明确了延长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两年,无异于将新能源汽车的这一优势继续保持,同时也为其不断发展注入了活力。
“扬长”亦要“补短”
“新基建”或将带动充电设施迅猛发展
客观来说,目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并不算太高。究其根本原因,是人们对于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车型还存在着不少的“焦虑”。
类似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车辆的续航里程、充电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延缓了消费者加入新能源车主大家庭的时间。
车辆的安全问题和续航里程能力,需要新能源车企自身不断努力,提高产品的核心能力。而要解决新能源车主充电难、充电麻烦的问题,则需要政府部门牵头,社会各界一起努力,进一步完善公共基建设施,方能带来根本上的改变。
早在2014年,国务院就给充电桩发展制定的目标:到2020年,新建充电站1.2万座;到2025年,建成3.6万座。同时,中央财政从2014年起已经安排奖励资金45亿元用于地方政府出台的多项支持充电设施发展的政策。
与此同时,在过去几年里,国家还通过放开民营企业准入门槛等方式,大力推进着充电桩行业的迅猛发展。
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2019-2020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我国新建充电站保有量已由2015年的1069座增加到2019年的近3.6万座。提前5年完成了国务院阶段性发展目标的这一傲人成绩。
另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全国公共充电桩总保有量已超过50万个,私人专属充电桩超过70万个,覆盖了400多个城市。车桩比总体水平已经位列全球第一。
可这依然还不够。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双提升,“车多桩少”仍是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无法忽略的实际问题。即使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也必须要正视这一短板所在。
此时,“新基建”之风适时刮来。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当日,央视新闻在节目中显示新基建七大领域及产业链的定位是:5G基建、特高压、大数据中心、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七大领域,其背后的意义自不言而喻。由此带来的风口指向、资本垂青之目标,已清晰可见。
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发展前景,也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只有当设施进一步完善之后,新能源汽车也才有可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爆发”式增长。
然而,政策导向是一方面,能不能落地、如何落地又是另一个问题。
各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在跟进
充电设施进一步完善已具备落地可能性
虽然在国家层面,针对“新基建”的政策细则还未出台,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跟进的积极性。
以马拉车市所在的成都市为例。
作为全国私车第二城,同时又因为没有限购摇号的“限制”,其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可能性显而易见。也被广大新能源车企视作为“兵家必争之地”。
也正是因为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重视和努力,使成都市拥有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早在2017年,成都市就印发了《成都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按常规模式发展,至2020年全市建设充电桩超过11万个,总体桩车比不小于1:1.1,超过北京、上海建设水平。
当时就预期到2020年,成都市的公共桩车比将达到不小于?1:8,公共充电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满足不少于12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而就在上个月,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和成都市财政局还联合发布了申报成都市202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市级补贴相关事项通知。
对于2019年之前已建成投运的充电设施进行建设补贴,并出台了充电桩建设及充电运营补贴标准。
补贴标准如下:
自(专)用充电桩(群),按照装机功率给予投资主体交流每千瓦100元、直流每千瓦200元的一次性补贴,单个充电桩(群)最高20万元。
经营性集中式公(专)用充换电站(BOT充换电站除外),按照装机功率给予投资主体交流每千瓦150元、直流每千瓦400元,单个充换电站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充电运营补贴标准为1000万(含)千瓦时以内部分,每千瓦时补贴0.1元;1000万千瓦时至2000万(含)千瓦时部分,每千瓦时补贴0.15元;2000万千瓦时以上部分,每千瓦时补贴0.2元。
有了地方政府的切实补贴和支持,各相关企业自然也能够放心大胆地投入充电桩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近日,据四川观察报道,包括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在内的多家本地相关企业都针对充电设施建设已作出了明确规划。
四川观察报道指出,2020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将在四川投资8000余万元,加速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拟建成电动汽车充电站105座(其中,公交站3座、高速快充站15座、城市公用站33座、小区充电站40座、专用站14座),建成充电桩约2000根,加上目前现有的站点,届时成都每5公里半径就至少有一个充电站。
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切实推进充电设施建设补贴,相关企业加大投入,必将有利于充电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在地方上进行落地。
事实上,不仅仅是成都,全国各地也都在有效地推进着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工作。随后,当国家层面针对“新基建”的政策细则正式出台之后,也必将再对我国充电桩设施的完善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力。
马曰: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长两年,为广大的新能源车企带来了巨大的正向影响。而与此同时,由于“新基建”风的刮起,或也将带动着我国充电桩事业的迅猛发展。真正受益的自然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说其迎来了真正的春天,亦不为过。
与此同时,我们也得保持清醒,因为目前新能源汽车过分依赖补贴、人们的安全、里程焦虑还未完全解除。新能源汽车赛道依然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行符合当下时势所需的政策引导、市场调整,这对于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企业的方向调整、用心程度把控,都仍将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政策利好、基建落地,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按下了“快进”,但究竟跑向何方,市场和消费者到底买不买账,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