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北汽新能源市值(宁德时代十年记:市值突破7000亿元的独角兽成长史)

车市激荡,十年浮沉。站在新四化的风口上,牛车网特别推出“十年系列专题”,回顾汽车产业乘风破浪的十年,为车企发声,展望下一个新十年。让我们走近车企,探索中国汽车逆势攀高的新征程。

细究起来,今天我们将要谈论的企业并不是车企,但却与车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就是市值刚刚突破7000亿元大关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巨头——宁德时代。

从ATL到“C”ATL

宁德时代的前身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为ATL,在1999年成立之初,主要产品是高能量密度、高功率电芯,包括快充、异形电芯等。通俗来讲,就是主要为手机、手提及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设备提供电池。2000年,ATL研发团队就攻克了当时手机电池在反复充电后会鼓包变形的难题,一时风光无两。2001年,成立仅两年的ATL电芯出货量已高达100万枚,随后,ATL还帮助苹果公司解决了Ipod锂电池循环寿命过短的问题,凭借不断积累的行业经验,ATL迅速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宁德时代曾毓群

时光很快走到了2011年,为了抓住新能源汽车行业动力电池的风口,ATL董事会在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曾毓群的带领下,果断将汽车动力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宁德时代CATL,专注于电动车、储能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业务。从此,这个带上“C”字头的企业开始了它近十年的抢占动力电池“C位”之路。

令宁德时代名声大噪的,还是成为宝马集团大中华地区唯一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一事。正是得益于成为苹果手机电池供应商的有利经验,宝马集团看到了ATL的发展潜力,并力排众议选择了这个毫无汽车行业经验的“门外汉”。为了扶持合作伙伴快速成长,宝马不仅派出了高级别工程师入驻宁德,更提供了多达800页的动力电池生产标准,可以说从一开始,宁德时代的起步就既牢且稳。尽管起初供货车型宝马之诺1E在国内销量并不理想,但宁德时代依然乘着这阵东风,开启了扶摇直上的旅程。

“火箭式”发展的十年

有了宝马集团的背书,宁德时代迅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几年时间里,上汽、北汽、长安、吉利、长城、大众、戴姆勒、特斯拉……毫不夸张地讲,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宁德时代供应不到的车企。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使用量跃居全球第一位,老牌劲旅松下、LG化学、三星SDI等,均成为这个后起之秀的“手下败将”。

宁德时代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与曾毓群和公司的研发团队贡献密不可分,有这样一个细节引人深思:在动力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导电铜箔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厚度越薄,电池的续航里程越高。但是一直以来,国内动力电池的导电铜箔均在8微米以上,极大的限制了电池的续航里程。宁德时代的研发团队为此苦心钻研了3年之久,终于将导电铜箔的厚度降至6微米,不要小看这短短的2微米,电芯能量密度因此得以提高2%,使动力电池续航里程得到了大幅提升。依靠这种钻研拼搏的精神,宁德时代迅速成为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各方订单纷至沓来。

2018年6月,宁德时代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其股价相较发行价暴涨近12倍,市值突破7000亿元大关,稳坐创业板市值第一股的交椅。火箭般的发展速度也让宁德时代尝到了资本市场的红利,而在产品发展层面,宁德时代也稳定保持住国内一流水平,可配套国内外大部分主流车企,供应关系日趋稳定。根据数据统计,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18.3GWh,市场份额47.6%,基本是第2-15名装机量的总和,“行业霸主”所言非虚。

生死之战一触即发

占据动力电池市场半壁江山的宁德时代并不是从此就能高枕无忧,今年上半年,LG化学的市场份额就曾一度短暂领先过宁德时代;早在2018年,比亚迪也在青海规划建设三元锂电池工厂,并于2020年正式推出刀片电池,意图反攻“行业霸主”;从长城汽车独立出来的蜂巢能源日前也在第一届电池日上宣布,开启无钴电池全球量产预定……不管是供应商还是主机厂,市场传递出来的信息只有一个: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正在日趋白热化,各方势力已经摩拳擦掌纷纷入局。

然而危机不止于此。

进入2020年后,采用宁德时代NCM811电池的广汽新能源汽车曾在两个月内发生3次起火事故,一时间市场传闻甚嚣尘上:宁德时代不行了,公司决定放弃研发811。

雪上加霜的是,此后不久,宁德时代的“伯乐”宝马集团在纯电动SUV宝马iX3发布现场宣布,新车电芯由宁德时代供货,但电芯从封装到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均由宝马内部研发团队亲自主导完成。宁德时代意外地迎来了一场“信任危机”。

危机背后,还有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值得玩味:随着五菱宏光MINI?EV的销量崛起,其配套电池供应商星恒电源一个月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暴增1309倍,这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一举挺进TOP?10榜单,位列当月电池装机量第六位。就像当初诺基亚与摩托罗拉激烈厮杀一般,谁也没有料到,手机界后来会被一颗新兴的苹果所颠覆。

#写在最后

危机与机遇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相生相克。宁德时代站在动力电池行业的潮头,手握7000亿元市值,仍不能放松警惕。剔除国内庞大的市场基数与本地产业链优势,宁德时代仍然面临着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它这个后起之秀,终有一天会迎来新的“后起之秀”,未来动力电池行业谁主沉浮,我们也拭目以待下一个十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今年9月份,比亚迪市值首次超过上汽成为中国汽车市值第一股的时候,曾策划过一次讨论。当时的比亚迪市值是2500亿。我们当时以“船夫总”的口吻,给出了估值的合理性:新能源车板块估值800亿,电池估值1000亿,芯片估值400亿,以及比亚迪电子估值300亿(燃油车板块的估值算0)。

很显然,通过当时的计算,看似创了历史新高、市值超过上汽的比亚迪,估值是合理、甚至有所低估的。然而短短两个月不到,截止11月6日收盘,比亚迪最高股价逼近200元关口,收盘市值更是突破5000亿,达到5195亿。

接近5200亿的市值什么概念?不仅超过了上汽快一倍,也超过了奔驰、宝马等众多“牛公司”的市值。现在的比亚迪,市值已仅次于特斯拉、丰田和大众,成为全球整车上市公司中市值排名第四的公司。而且,照这个涨法,弄不好再过一周,比亚迪的市值就能超越大众(大众市值约合5500亿人民币)!

然鹅,面对这样的市值,还合理吗?也就是说,当下的比亚迪到底是高估了、低估了,还是正常呢?

“风”确实很大,但比亚迪现在飞得并不算高

雷军说过,风口上猪都能飞。当下的比亚迪,显然是在“风口”上,而且风很多,还很大。

国内的“政策风”不多说了,大家都明白。比如刚刚新鲜出炉的新能源产业规划。这里重点说一下国外的风。

事实上,国内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一众新能源板块的大幅上涨,与美股新能源板块今年疫情底之后的飙涨密切相关。

先看“龙头”特斯拉。还记得之前特斯拉因为市值超越丰田引发的争议吗?现在看,当初的质疑显得多么“滑稽”:当下的特斯拉市值已经突破4000亿美元,已经相当于两个丰田的市值、将近十个宝马的市值……

更夸张的是涨幅,这才是看“风”的标准。一年前,特斯拉的股价实在45美元左右,而现在的股价最高到过500美元。一年十倍……是当初低估了,还是现在高估了?这个咱们也会再讨论。

更夸张,同时作为衡量比亚迪(估值是否合理)更合适的参照物是蔚来。

关注蔚来的应该都知道,一年前的“至暗时刻”——股价一度在1美元退市关口挣扎。然而截止11月5日,蔚来美股收盘是多少?42.49美元!!一年40倍的涨幅,让你充分领教纳斯达克这个“成熟市场”的“有效性”!

所以当很多人还在争论,比亚迪从一年前到现在,45元左右涨到200元左右过于“疯狂”的时候,相比美股其实已是小巫见大巫了。

更关键的的是绝对市值,这才是衡量比亚迪当下估值是否合理的关键。

截止11月5日蔚来的市值是多少?571亿美金,约合3800亿人民币。按照人们对于美股与A股估值的惯常认识,同一公司如果放在美股和放在A股,前者的估值一般是会低于后者的。

也就是说,假设蔚来在A股,市值还会更大——弄不好能和比亚迪平起平坐。

我们假设,比亚迪的新能源车板块估值能与蔚来相当。记住,是假设,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讨论。

那么,比亚迪当下的股价显然是被“严重低估”了!

何以见得?

别忘了,比亚迪这个上市公司里面,可不只有“比亚迪车”,它还有电池!而且我们之前分析过,比亚迪电池板块的估值,是超过比亚迪新能源车板块的。

还有一个行业类比。一个只做电池的宁德时代,总市值是多少?超过6000亿!虽然比亚迪电池的出货量现在和宁德时代没法比,但别忘了它的刀片电池(这个后面还会具体讨论)。那么你觉得比亚迪电池目前的估值应该是多少呢?

假设,它应该和新能源车板块一样,那么比亚迪当下的估值应该是少了一半!

那么,还有比亚迪电子呢?还与芯片呢?这些该怎么算……

所以如果(记住这个“如果”)美股新能源板块的估值当下是合理的,那么比亚迪当下的估值不仅不高,而且至少低估一倍。

也就是说,当下比亚迪合理的市值,应该是一万亿!

比亚迪重要的内在“风口”:刀片与汉

吓着了?别急,我们先缓一缓,来讨论一下上面的一个重要前提:比亚迪新能源车板块是不是真的能和蔚来同等估值、甚至更高,以及它的电池板块到底该如何估值。

前面说的把猪吹上天的,都是外来的风,也就大环境、行业的影响。然鹅光有这些肯定不够,否则北汽蓝谷的股价也应该上天才对(而实际上北汽蓝谷相比一年前仅仅涨了50%,连创业板指数都没跑赢)。

所以比亚迪能这么“飚”,另一个关键就是它内在的“风”。这个风有两个。今年上半年的那波飙涨,主要是刀片电池。而现在的再次飙涨,则主要是因为汉。

关于刀片电池,坊间吵了几个月了,谁也不服谁。反对者认为,这只不过是把磷酸铁锂换了个组装形式,根本算不上创新。比亚迪只是在炒作概念,本质上与宁德时代的CTP是一类东西。支持者当然认为,刀片电池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革命,至少对于中短期的比亚迪,是爆炸式利好。

我是这么看的:从商业的角度,其实并不那么追求本质。刀片的针刺实验的确深入人心。而人们对于当下电动车的安全性,也实实在在存在顾虑(你怎么说没必要顾虑也没用,你说服不了这些人的)。这两相叠加,刀片电池的效应就会很突出的显现出来。

这就是在“内行”眼里看刀片电池算不上什么巨大的技术革命,但在市场眼里它却是“超级大招”的原因。

然后再看汉。同样也是存在争议的产品。例如有人觉得它在低价取胜,也依然有人觉得它的油电共享不够纯粹,也有人觉得汉(主推版本)放弃性能已经失去了542的本色等等。甚至,还有人觉得汉的内饰设计太“大叔”,太“乡土”,与特斯拉、蔚来、小鹏一众新势力不是一个路子。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汉的销量一直在攀升,10月已经突破7000大关。并且订单依然踊跃。

也许你仍然反对,因为在你眼里,蔚来的逼格是比亚迪比不了的。

到底谁逼格高,这是打不完的口水仗。不过有一点要提醒:逼格与市值并不能等同看待。就好比宝马的市值只有丰田市值的五分之一一样。

对于市值评估来说,越是可信、越是可靠、越是面向普罗大众的品牌,越是能给更高市值。而在全世界,如果论可信、安全层面,纯电品牌里谁能跟比亚迪比(包括特斯拉在内)?

这是比亚迪这么多年稳健经营积累的结果。这就是比亚迪的护城河,要远比蔚来的“逼格”来得稳固。再加上当下的刀片电池概念,比亚迪其实一直在做大做强这张牌。

而这张牌,越是到高端越管用。为什么?大白话:有钱人更怕死嘛!

所以我们会发现,汉的市场效果这么好——真的是因为它便宜吗?你可以去问问买车人。

至于汉的逼格,我们也不想多讨论,因为又是一通口水仗。但至少,汉的逼格是比亚迪目前最高的,这一点要承认吧?

关键是有了汉以后,比亚迪还会有更多的、高逼格的车型推出。因为比亚迪在这里已经尝到甜头了。而且比亚迪官方也表示过,会逐步放弃低端市场。

这样一来,你觉得比亚迪新能源车板块的市值,是应该与蔚来持平、超过蔚来还是两倍于蔚来呢?

看到这,你是不是有一种:赶紧挂单买比亚迪、满仓满融的冲动?别急,一定要看最后一部分内容!

买还是卖?核心还是你怎么看这一轮新能源泡沫

通过以上梳理,似乎可以得出结论,比亚迪当下被“严重低估”了。至少,还有一倍以上的涨幅。万亿市值正在招手……

那是不是应该赶紧买买买了呢?

这里做一个重要提醒:以上所有的分析评估,全是建立在对美股新能源板块估值比价的基础上的。

假设这个前提不成立呢?

也就是说,特斯拉、蔚来这些美股的估值已经严重泡沫呢?

换句话说,相当于蔚来目前被“严重高估”,而比亚迪只不过是“高估”——五十步与一百步之间的关系而已。

可见,这个前提有多重要。

那么,当下的特斯拉、蔚来到底有没有被高估、甚至严重高估呢?

你觉得,我能在这里给出标准答案吗?就算我给出了,会有人信吗?华尔街。嗯,我说的是美国那个华尔街,就这个问题已经吵翻天了,不是吗?

那么,我们汽车华尔街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吧:毫无疑问,是高估了,当下正处在泡沫丰富的时刻。

其实很简单。就以蔚来为例。它目前的市值500亿美金,这意味着它“未来”达到成熟期,每年的净利润应该能达到50亿美元的水平(成熟公司的估值也就10倍左右)。

50亿美金,差不多330亿人民币!没概念?给个参考:干了这么多年的比亚迪,去年的净利润是16亿人民币。成长到330亿,年复合增长需要达到多少、然后需要过多少年,喜欢数学的同学可以自己算一下。

那么,这个算法对吗?未来蔚来的股价一定会跌吗?而是反而可能再涨一倍?

嗯,关于这个问题,有个秘密告诉大家:出门,左转,桥底下有个瞎子,他算得特别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