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新能源汽车降价(新能源汽车降价)

电池价格下跌是新趋势

众所周知,电池是新能源车的成本大头,曾经广汽集团掌舵人曾庆洪调侃,电池成本最高占到整车成本的60%,所以新能源车企只是给宁德时代打工。随后宁德时代也回应主要是电池原材料价格太贵。由该事件可以看出,电池价格太高是新能源车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

好消息是,制造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下跌了一半,2022年11月份左右的价格还高达60万元每吨,到了今年3月份中旬,价格却只是30万元每吨,也就是说碳酸锂的价格在三个月时间内下跌了40%。有消息称,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还继续下探,到了3月24日已经跌破30万元大关至29.2万元/吨。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宁德时代还表示,考虑到今年钠离子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以及供应链越来越成熟,那么钠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会下降,综合成本会比锂电池还要低,假如取替电池级碳酸锂,那么新能源车的制造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

买车不一定会便宜

电池成本下降,那么很多人想到的是,新能源车的市场价格会进行下探。然而,大家不一定会心想事成,至少在短期内,新能源车的价格大概率不会下降。因为汽车产业存在滞后性,电池原材料价格下降后,反映到动力电池的价格还需要一定时间,通常是2-3个月时间,并且议价过程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落地。也就是说,未来几个月动力电池的价格依然高企,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仍然要付出比较多的费用。

当然,如果你不着急用车,那么等等新能源车下调价格也无妨,但前提是车企愿意下调价格。要知道,目前除了比亚迪和特斯拉之外,几乎所有新能源车企都处于亏损状态,而亏损的原因就是车型利润太低,比如蔚来,2022年每卖出一辆汽车亏损11.79万元,将近12万元,由此可见,如果车企为了保证利润,想要改善营收报告,也不一定会下调车型价格。

而且车企下调价格后,旧车主通常会闹矛盾,同时也会伤害品牌价值,原本一家车企走的是高端豪华路线,那么车型价格后,定位便会更低,难以实现车企走向豪华的梦想。

不过,长远来看,新能源车降价是必然的,一是因为新能源产业链愈发完善和成熟,车企的造车成本会下降,二是因为比亚迪和特斯拉两条鲶鱼一直在搅动市场,其中比亚迪凭借着强大产业链优势,车型价格不断下探,而特斯拉也表示未来新车的造车成本仅是现在的一半,那么这两个强大的品牌下调了产品价格后,其它品牌没有及时跟进,最终的损失将会更多。

40多家汽车品牌集体降价,为何发生“血腥”的降价潮?

特斯拉降价,逼得新能源汽车几乎全线降价,以价换量的模式确实也是带来了预期的销量增长,如今价格也将成为一款新能源车型能否热销的决定性因素。如今广汽埃安的新车型AION Y Younger也是选择低价入市。

AION Y Younger售价11.98万元,虽然采用的是碳酸锂电池,续航里程做了缩减,但相比13.98万的Y PLUS 70乐享版价格直接降低2万,在配置上还与其保持一致。这2万直接将整个紧凑级纯电SUV的价格拉到了12万以内,相当于直接比竞争对手低了1万多到2万。

目前新能源汽车低价已经成为爆款密码,不过消费者买电动车也不是一味地看价格,他们更想用更低的价格买到质量放心的产品,而此前的AION Y显然没有为新车型打好口碑基础。

埃安只负责卖车!没有售后?

一位AION Y车主对“汽扯扒谈”表示,自己年初提车当天就发生故障,开回家地库就发现屏幕自动报错,提示添加制动液。联系4S店,其表示需要换件,联系厂家表示会给修车,不谈召回,退换,赔偿。

在事件处理过程中,4s店就开始变成了车主和厂家的传话筒,厂家处理方式非常消极,不和我沟通,全部推到4s店身上。4s店只能反馈告诉我厂家不同意我的诉求,她们只能尽量协调。期间我跟厂家售后联系,也打了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效果甚微。

该车主也是对广汽埃安的售后表达了不满,其表示埃安的4s店售后的态度认可,做到了事事有回应。不过厂家的售后虽然有体系,但管理混乱,每个部门各管一摊又互不沟通。投诉事件反应慢,又不能很好的安抚客户的情绪,容易激化矛盾。

此外还有车主也是对AION Y安全问题提出了质疑,该车主表示,AION Y开了也有快一个月了,发现右转向灯拨杆老是挂不住,拨过去立马回弹,发现大量车友反映这个问题。

车主们经过多次验证,?发现这右转向弹回不是硬件问题,是软件bug,就是车机系统误以为你已经右转向完成了 提前弹回导致右转向一打松手就弹回。所以更换转向杆是没用的,而且车主表示AION Y车型大概率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平时没有留意而已。许多车主也是无奈的表示,涉及安全的缺陷,希望广汽厂家快点改进。

中国质量协会指出,随着满意度持续提升,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期望会越来越高,对体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越来越挑剔,抱怨率也会随之升高。应对未来市场竞争,汽车厂商必须有效跟踪和识别用户需求,切实解决用户反馈的抱怨和问题,持续提升质量。

开空调电耗翻倍,续航“虚标王”?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增长明显。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突破25%。

但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在实际驾乘中,冬季续航大幅缩水、电池起火自燃等屡见报端,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桎梏。这一弊端在AION Y车型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去年年底购买AION Y的李女士表示,购买前广汽埃安的宣传单上宣传续航能达到500公里,在4S店内店员也和她承诺了车辆续航为500公里。但在喜提新车后,车辆的实际行驶中,李女士发现车辆在冬天行驶充满电只能跑200公里左右。“这还是在我冬天不开空调的情况下。”李女士称,新能源车实际续航低于标注续航她知道,但是新车电池是全新的情况下,“打折”这么狠是她没有想到的。

同时江西的李先生表示,其购买的AION Y 70科技版,使用时间1个月,正好开了1000公里,所有路程均市区。使用期间天气温度一般在4-12度,用车长期开空调24度,一档风,使用eco模式+低动能回收。续航和能耗简直无语,百公里快30,充满电算一下才160公里,3.1折!开空调电耗直接翻倍走得快还好,市区堵车的话翻好几倍。

北京的一位购买了AION Y 的网约车车主表示,开空调,音乐等其他耗电设备,这电跑得还是有点快,不知道是没优化好还是真的想大多数人说的一样虚标严重,其实我感觉跟电机车重也有关系。这车要是不标510公里,标个450,应该就没那么多说续航虚标的了。反正价位的很多也是标的400-450续航,这标个510来吸引客户,把自己名声都搞臭了,戴着个虚标王的帽子,真是没必要!

虽然AION Y Younger采用的是碳酸锂电池,续航里程做了缩减,但真实续航里程大概率会比现款的AION Y里程还要短,未来应该也会引起诸多消费者不满。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新能源车品牌官方数据是其判断购买与否的主要依据,理想状态下的实验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消费者使用体验存在巨大落差,从而导致消费者投诉事件发生。

而新能源车车企必须做好对消费者的应尽告知义务,这样的强力约束能够削弱卖方市场设置的信息壁垒,让买卖双方的交易呈现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平等公平原则。让消费者闭眼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是一个正常市场交易环境应有的场景。

汽车行业分析师刘明表示,在降价促销的同时,车辆质量、售后服务不能也随之降低,甚至为减少成本对“降价车”偷工减料。这会让企业诚信和品牌受损,最终失去消费者信任。

从AION Y Younger车型低价入市来看,可以看出埃安的野心很大,埃安希望这款车型在油电同价战中,对其他车型实现降维打击,并借此改写市场格局。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当前仍是难得的发展窗口期,从中央到地方对于新能源车仍有大量政策红利,降价如能带来销量的快速增加,就能助力新能源车企在国内外市场扩大份额,形成业绩和股价的双升。

不过新能源车作为大额大件商品,与普通商品有本质上的不同,即消费者即使不满意,也无法随意更换或弃之不用。这意味着消费者买到不称心的新能源车,往往只能吃闷亏。

从埃安的销量数据来看,其凭借不错的性价比优势取得了不错的销量,相信其中存在的质量与续航虚标问题也不会是个例,这也为日后AION Y Younger能否实现降维打击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当然这也为为埃安以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2023年埃安能否实现保50万挑战60万辆的销售目标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扯扒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这么猛烈的降价潮在中国汽车史上很少见。”一位在汽车行业从业数十年的人感叹道。虽然距离东风汽车推出“自杀式降价”已经过去了十余天,但降价潮并没有平息下来,反而愈演愈烈,在汽车市场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车企们杀红了眼,纷纷挥刀砍向自己。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40个汽车品牌,上百款车型参与到这场价格战,最高优惠超过10万元。那么本轮降价的原因是什么?对汽车行业会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对此,太平洋汽车采访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和广东省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周玉山博士,听听他们怎么分析汽车行业这轮血腥的降价潮。

自杀式降价席卷全国

2023年1月6日,刚刚过完新年的中国人忽然发现,特斯拉国产车型Model 3、Model Y迎来史上最大幅度降价,比如Model Y长续航版本的降价幅度高达4.8万元。有消息称,降价当日特斯拉全国提车数量已破万,3天内特斯拉中国获3万辆汽车订单。

对于特斯拉来说,这轮降价或许只是常规操作。特斯拉全球副总裁朱晓彤曾在接受太平洋汽车专访时称,特斯拉降级是“基于成本定价”,随着技术的进步,规模效应的增大,当成本下降后,特斯拉就会降价。

在特斯拉大降价后,小鹏、蔚来、哪吒等新能源车企纷纷选择跟进,降价或变相降价。比亚迪甚至把混动价格杀到10万以内,直接冲击了合资燃油车的主要阵地。就当人们以为这场降价潮仅仅局限于新能源汽车时,一场更大的风暴自湖北吹来。3月1日开始,湖北省政府联合东风汽车推出了一项购车补贴政策,东风系多个品牌均参与其中,补贴额度最高达9万元,仅仅12万元就能拿下一辆东风雪铁龙C6。

“20万的C6老气横秋,12万的C6成熟稳重。20万的C6小毛病多是车的问题,12万的C6小毛病多是车主的问题。”在以前,12万买B级轿车,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在这波降价潮中,已经成了平常事。

不出意料,东风集团在湖北开启的史无前例的自杀式降价,迅速引起了汽车圈的“地震”。此后,多个传统燃油车品牌选择“跟进”,推出优惠、补贴活动,如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奥迪、广汽本田、长安汽车等,很多燃油车,折扣打到了7折,甚至更多。大家纷纷将B级车卖出了A级车的价格,将A级车卖出了五菱宏光的价格。而且政企补贴的不只湖北,多个拥有汽车厂的省份都开启政府补贴,北京、重庆、杭州、吉林等超过13省份地区发布了购车补贴政策。?

很快,一场降价潮如东风般席卷全国。从合资车,到自主燃油车,再到新能源车,从中档车,到低高档车,几乎包括了在国内销售的所有车企。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采取各种优惠的汽车品牌近40家,涉及车型上百款,甚至之前很多完全不愁卖的新能源车系也都不得不加入进来。

降价原因复杂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降价呢?周玉山直言,这次降价潮超出了他的预料,“这不是一两家车企的行为,而是整个行业出现了降价潮。虽然有的车企只是跟风喊降价,实际可能并没有降多少,但这次降价波及的范围还是很广。”他认为,个别车企降价的原因不难理解,比如存货太多,甚至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所以就需要自救,需要地方政府输血。而对于当地政府来说,车企不仅仅是纳税大户,而且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拉动作用也非常强,关乎到很多企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着很多人的就业。所以当车企陷入绝境时,地方政府一定会出台一些政策,甚至现金补贴。

事实上,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汽车是湖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武汉经开区被称为“中国车谷”,拥有8家整车企业和13家整车生产工厂,而湖北省则聚集了约1400多家零部件企业、1578家汽车产业规模相关企业。2022年湖北省百强企业名单中,在规模营收、利润总额以及纳税总额位居全省第一的正是东风集团。然而近年来,东风汽车集团销量不断下滑。2017年~2021年,销量从412万辆一路下滑至327.53万辆。到了2022年,销量更是跌落至246.45万,在中国七大国有汽车集团中排名第七。最近,东风集团在港交所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今年1-2月集团累计销量仅为26.2万辆,同比下降48.48%,几近腰斩。如果此时地方政府不出手输血,再拖下去恐怕会殃及整个产业链。

对于有说法认为本轮降价潮是燃油车企急于电动化转型,所以抛售燃油车。周玉山认为这波降价潮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被称为“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的国六B将从今年7月1日开始执行,低于国六B标准的汽车不能销售、注册、上牌,窗口期只剩下4个月。但他认为电动化转型并不是主要原因。“电动化领域,不论是技术,还是市场,或者基础设施,当下都没有出现突破性和颠覆性的变化。”周玉山说,在上述诱因不存在的情况下,车企不会贸然把燃油车全部清掉,然后全部转产电动车。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认为,本轮降价促销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希望促进内需,同时地方政府希望推动汽车消费,所以就需要一些热点事件去拉动,车企采取了限时降价这种吸引眼球的做法,带来了比较大的效果。由于效果突出,其它车企和地方政府看到后,也开始学习模仿,进而产生了我们看到的降价潮。

与周玉山看法类似,在崔东树看来,汽车行业内出现的大甩卖现象与国六B车型清库存关系密切。乘联会预计,随着国六B标准执行日期逼近,车企将会逐步加速老车型清库,价格也将松动。回首2019年,在排放标准国五切换国六前夕,也出现过“单车优惠5万-10万”,“买一辆车送一辆车”的惨烈降价,不过波及范围尚不及这次。

其实早在2月中旬,崔东树就已经在公众号撰文称,2023年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29万辆,同比去年降38%,较上月环比下降40%,无论同比增速与环比增速都是本世纪以来的1月最低数据。他当时就曾发出提醒说,从333万台的库存水平和预期的春节后市场恢复平缓判断,建议行业对未来市场谨慎设定产销节奏,尤其燃油车及时调整生产节奏,及时消化经销商历史库存。

果然,不到半个月,汽车行业就爆发了全面的降价潮,燃油车尤为突出。

燃油车或将加速没落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降价当然是好事,该出手时就出手。但如此大规模的降价对中国汽车行业会有什么影响呢?会不会加速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的速度?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插混车型的爆发,成本的控制,传统燃油车的生存空间将不断缩小。

数据显示,今年1-2月,国内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56万辆,同比下降24.8%。与之相对应,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80.1万辆,同比增长32.2%。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已经出现了强烈的此消彼长的现象。

其实,在2月份电动汽车百人会媒体交流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就表示,“新能源汽车对于燃油车汽车完全是一个此长彼消的替代关系,真正要控制的是燃油车的产能过剩。”随着燃油车这波迅猛的降价潮,不少媒体甚至喊出了“燃油车驶入黄昏”“燃油车被逼上价格战绝路”……

媒体们也并非危言耸听。毋庸置疑的是,这轮惨烈的降价潮必然加速行业大洗牌。这不仅仅是燃油车彼此之间的价格战,也是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对决。高工智能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新能源车型交付均价降至17.56万元(同期燃油车交付均价为17.59万元),这是自2018年以来,两大对立市场的首次价格倒挂。而这一次,在新能源车打响价格战之后,燃油车也不得不跟进。新能源车经过这么多年的低调发育,新旧势力终于走向了分庭抗礼。很显然,血条不厚的车企会被首先淘汰出局。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至于谁能笑到最后,我相信是消费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梦想秀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