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虎点睛: 雷军百亿造车“生生不息”,董明珠全押银隆“奄奄一息”。
上个月末,雷军在主题为“生生不息”的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小米也要加入造车大军。紧接着滴滴、华为也各自宣布了自己的造车计划。
新能源造车就像是一个永远都不缺演员的大舞台。只有表演出色才能长久地赢得舞台的灯光和观众的掌声。在舞台的光亮之外,造车失利的企业只能待在阴影当中,甚至唏嘘离场。
董明珠,这个曾和雷军有着10亿赌约的“铁娘子”,也沦为了这偌大舞台的阴影当中苦苦挣扎的一份子。
她集资30亿元控股22.388%的银隆,已经经历了9次股权拍卖。在拍卖网展出的上千万股中,最终也只能售出7万股,即使股权均价从最初32元每股跌到27元每股,打八折也没有人买。
押上董明珠一生资产的银隆新能源目前正处在无人接盘的尴尬境地。
01
弃帅保车
众所周知董明珠是一个“铁娘子”,一次催债她硬是一个人死守40多天,最后熬到欠账人破功,才让她把货拉了回去。
董明珠一战成名,从此在格力站稳了脚跟。并且凭借着这股钢铁一般的执着和狠劲,她一路开挂,创造了格力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
“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遇到困难时,最难 的那条路,往往就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然而,董明珠这种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狠劲,也被不少人看作是不可理喻的强势,甚至在重大决策上也得不到理解。
从上任到被免职,董明珠在格力集团董事长这个位置上仅仅坐了4年。
2016年的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提出了格力要收购珠海银隆进攻新能源 汽车 板块。但这项提案立即遭到了格力其他中小股东们的集体反对,即使董明珠在会上威胁5年不发分红,也依旧没有改变股东们的意愿。
虽然格力最终无缘银隆,但董明珠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个人出资10亿元all in银隆,并且还拉上王健林、刘强东,三人集资30亿人民币买下了银隆22.388%的股份。
不过这个决定的代价,便是珠海国资委决定免去董明珠的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仅保留其作为格力电器公司的董事长。
在外人看来,董明珠这番操作无疑是在弃帅保车,一个相当于车企界18线小明星的银隆真的能担待得起这三位巨头跨界造车的厚望?
事实上,银隆的确没少让董明珠操心。
2017年末,银隆的高层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格力系人员逐步进入。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危机一直在滋生蔓延。2018 年初,银隆新能源被曝出拖欠多家供应商货款超过10亿元;2018年5月,银隆新能源的上市辅导终止,同时其河北武安工厂大面积减产;6月初,银隆新能源宣布裁员44%,人数达8000人;7月,银隆新能源南京产业园与业主方发生纠纷,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查封。
银隆在得到这笔巨额的投资后,非但没有山鸡变凤凰,反而陷入了大股东互相内斗的局面。
之后,市场甚至一度传出董明珠退股银隆的消息,但都一一遭到了银隆的否认。所幸,在2019年中旬,银隆新能源终于推出了一款叫做“银隆艾菲”的新能源MPV,暂时堵住了外界对董明珠造车决心的质疑。
可惜的是,这款新能源MPV的面世虽然证明了董明珠能造车,但却不能证明她会造车。
据银隆方面介绍,这辆“银隆艾菲”的纯电续航为450km,支持2小时快充,慢充需要8小时。乍一听,这车似乎性能还不错。但是只要稍作对比即可发现,“银隆艾菲”居然和十年前的丰田埃尔法有90%的相似度。这就意味着, 董明珠立下豪言壮志要造的车其实是一辆套壳车 !
不仅如此,该车除了梅花型车标雷人之外,在电池方面采用的是钛酸锂电池技术,虽然该技术具备充电快,寿命超长,安全性高的优点,但续航能力却比不过市场主流的磷酸锂电池。在相同重量的一块电池上,磷酸锂电池可以跑400公里,而银隆的钛酸锂电池可能不到200公里。因此银隆新能源其实更适合短途固定线路,而非乘用车市场。
然而董明珠直接将该车对标奥迪,打出了43万一辆的惊人价格。
2019年尚且还能卖出去2708辆,到了2020年,前八个月加起来的销量都不足600辆。
董明珠丢掉集团董事长的职位,狂砸30亿人民币造出的“银隆艾菲”,就这样成为了新能源 汽车 界的一个笑话。如今的银隆,也因为电池技术落后,订单骤减,面临工厂大面积停工的状态。
02
格力想做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这不是董明珠第一次为了拓展格力业务闹了笑话。
早在2014年,董明珠就宣布要造手机。经过一年多的招兵买马,在次年3月,格力手机正式面世。然而“空调老手”格力却在手机市场上表现得像一个只是来凑热闹的门外汉。
初代格力手机的配置一般,搭载高通骁龙4核处理器,售价1599元,其开机画面居然是董明珠,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吐槽,销量也是直接遇冷。
就在手机业务沉寂了几年后,格力又在去年推出了大松5G手机,让不少人惊呼:原来董明珠还没有放弃做手机!董明珠则表示格力一直坚守自主创造、自主研发、自己设计,只是需要时间,所以她从来没认为格力手机是失败的。
有人认为,格力“铁娘子”如此这般不务正业,无非是她好胜,想赢下2013年与雷军的那场10亿赌约。 但是伯虎 财经 却认为,董明珠实际上是想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当中掌握主动权。
眼看雷军在多元化布局,除了跨界造手机和造车外,董明珠也在积极布局格力的小家电市场。造手机是因为手机跟消费者接触最频繁,便于携带,能联网操控其他家电产品。而在家电产品赛道上,格力领跑大家电,小家电却一直忽略。因此,要想做成一套完整的格力生态系统,就必须保证每一环的产品都由格力掌控。
董明珠明白,如果格力只做空调的话,在市场的地位就会慢慢被边缘化,被迫接受其他占有核心位置的厂商的“安排”。
特别是在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以格力为首的家电行业已经迎来了天花板。即使是双11购物节,空调的整体业绩下滑高达40%。面对以空调为主营业务的格力,董明珠不得不急。
虽然小米在赌约期内的业绩还是比格力少了232亿人民币,但是就在赌约结束后的一年时间内,小米就完成了反超,总营业额突破2000亿人民币。根据小米的增长趋势,格力只会被越拉越远。
董明珠早就意识到, 如果再不让格力业务有所突破,未来将会成为时代的弃儿 。
无疑,在梭哈珠海银隆这件事上,董明珠的本意也是如此。
她以为,只要能在新能源造车上掺上一脚,格力就能以此找到突破口。只可惜,董明珠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其实并没有她表现出来得这么高,每一次都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什么火就做什么。早到跟着雷军做手机,晚到如今跟着华为造芯片。 总的来说,销售出身的董明珠,其实骨子里仍然是一个保守的传统制造业商人,甚至有人评价她是将才而非帅才。
03
造车不容易
从2015年开始,中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就进入了爆发期,而进入2017年后简直就是“井喷式”的增长。当前中国 汽车 行业年销量已经突破2800万辆,并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尤其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中国已成为市场最大的生产和销售国家。这也促使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放在了新能源 汽车 上。
但是跨界造车谈何容易?第一个成为炮灰的贾跃亭还在“下周回国”的路途上, 蒙上双眼豪赌式狂奔正是这些企业在新能源 汽车 赛道上最真实的写照 。
曾几何时,董明珠也多次炮轰贾跃亭造车,“贾跃亭一开始是不是想骗钱我不知道,但是结果就是这样”、“我相信帮贾跃亭的人太多太多,结果让太多人失望”。但当董明珠自己造车后,她也走上了一条同贾跃亭相似的老路,激进扩张的同时多线作战不够专注,选择造车的方向没错,但是发力点却用错了。
其实在格力之前,亦有不少家电企业看中 汽车 行业的高利润,纷纷涉足但最终黯然退出。新能源 汽车 产业虽然是当红炸子鸡, 但目前产业链尚未完善,如果用全包全揽这样的传统制造业的方式造车,势必会超出企业自身的能力,从而拖累原有的产业 。
虽然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基本铺就了一张宏伟蓝图,但是其操作系统、芯片、电池寿命以及续航时间却还是横在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为何同样是宣布造车,雷军赢得的呼声却比董明珠要好呢? 实际上,雷军和董明珠当年对赌的并不是表面的10亿,而是互联网制造思维和传统制造业思维的对决。 而在这场对决当中,人们看到的更多是互联网制造思维的可能性。
小米的互联网模式,最重要的是轻资产,采用代工模式。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新能源 汽车 除了“车”本身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当成一个高 科技 电子产品。而要研发一套自主的智能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显然并非易事。
伯虎 财经 认为,相比于亲自上跑道,家电企业可以当参赛选手的后勤部队,放弃整车生产,与成熟的新能源 汽车 企业合作形成供应链的一环,如松下之于特斯拉。 董明珠可以集中精力让银隆研发生产新能源 汽车 的电池,或许还能和雷军的小米 汽车 合作一把。
参考消息:
1. PCB资讯:董明珠做手机成功了吗?
2. 雷 科技 :董明珠做手机真成了?格力手机 2 卖了几十万台,还将推骁龙 835 款
3. 企业文化评论:格力业绩下滑,营收暴跌442亿,董**还能任性多久?
董明珠:呼吁制定动力电池安全标准
“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处在风口期,许多企业都想挤进这个领域,试图跨界造车来分一杯羹。而近期连富士康也要进军新能源领域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众所周知,富士康以组装iPhone而闻名的大企业,近期与裕隆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推出了MIH模块化纯电动平台,同时该平台的软件/硬件对其它汽车公司开放。富士康表示,他们希望MIH平台尽可能灵活,就像Android操作系统一样,MIH的目标是在2025年至2027年间在电动车开发和生产方面达到10%的全球市场份额。
事实上,制造业跨界造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比如在家电制造业,前有格力董明珠孤注一掷26亿入股珠海银隆新能源,高调入局新能源汽车。后有心怀造车梦的美的集团,今年4月,美的集团用花7.4亿元收购合康新能控股权。
据了解,合康新能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电机控制器、辅助动力系统、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及新能源汽车租赁平台建设等产品及服务,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上,合康新能的相关产品已与一汽、江淮等国内多家主流车厂形成配套关系。
不止制造行业,地产行业也对造车事业十分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恒大、宝能、碧桂园、万达、华夏幸福等均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且相比其他行业,地产商们无疑有着更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优势。
以近两年表现赚足眼球的恒大汽车为例,今年8月3日,恒大汽车集团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新车发布会,恒驰首期6款新车,?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正式亮相,覆盖了从A到D所有级别,以及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乘用车车型。
为了实现恒大汽车的造车野心,恒大通过自身强大“钞能力”收购了瑞典国能汽车、与瑞典超跑品牌科尼塞克组建合资公司、入主日本顶级动力电池厂商卡耐新能源、控股荷兰轮毂电机公司e-Traction等一系列操作。
同时,恒大还与采埃孚、本特勒、德尔福、博世、麦格纳、大陆集团等60家汽车供应商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目前,恒大通过一系列国际并购和合作,完成了从整车研发制造、动力总成、动力电池、智慧充电到汽车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
事实上,恒大的造车思路并不是常规车企的制造路线,更像是各种优势资源的整合。对于不差钱的恒大而言,它的办法是通过“把能买的核心技术、能买的企业都买了”,从而缩小产品研发周期,快速抢占市场先机。不过,目前恒大汽车的产品尚未交到消费者手里,能不能成功出圈还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对于造车这波风口,为何许多企业不惜下血本跨界也要为其“造车梦”买单呢?拿地产行业来说,恒大董事长许家印曾多次表示,“房地产是夕阳产业,总归要萎缩的。”
近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趋向饱和,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正在渐行渐远,同时在调控政策长期从紧的环境下,房企普遍出现业绩上涨乏力的现象,而产业转型被房企视为未来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而家电企业大举进入新能源汽车,同样与其当前的转型困境有关。受房地产增速放缓的影响,家电行业已处于增速下行阶段。以空调行业为例,2019年空调行业内销疲软,行业整体产量和销量增速放缓。
相比之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而且是全球产业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带动下,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因此许多企业瞄向了新能源汽车领域,试图从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新能源汽车”是“新经济”在工业领域一个标志性行业,政策扶持力度仍持续加码。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配套设施、运营服务和前沿技术都在蓬勃发展,“跨界融合”也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可以发现,在众多跨界造车的企业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翘楚。然而,造车对于他们来说是个陌生的领域,且造车的门槛高、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大多数企业的造车之路并不平坦,不少公司更是惨败收场。
2017年,“网红”家电品牌戴森宣布投资20亿英镑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后续也顺利展示了一台原型车(代号N526),拥有长达965公里的续航、4.8秒的破百加速性能。可就在去年10月,戴森创始人宣布造车计划结束,原因是N526的制造成本极其高昂,难以实现规模化量产,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因此只能及时退出止损。
而跨界造车惨败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曾经风光无限的乐视,由于烧钱太多和资金链断裂,导致乐视帝国轰然倒塌,乐视汽车从此销声匿迹,CEO贾跃亭更是远赴北美。而当年董明珠力排众议投资的银隆新能源,如今结局却是一地鸡毛,深陷丑闻和资金链断裂的深深泥潭。
10月20日,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27元的价格,拍卖550万股权。加上这次,今年7月以来,这家公司已经累计拍卖七次股权。当然,后面银隆还要经历第八次和第九次的股权拍卖。尽管多次降价出售,但拍卖下的围观和报名者依旧寥寥无几。
如果总结跨界造车失败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为两点:缺钱+缺技术。但即使对恒大这样财大气粗的企业来说,有钱也不能解决一切,毕竟车企的品牌、技术的积累、产业链的整合都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而对于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企业而言,想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获得短期回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投资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需要庞大资金,回报周期长,就算幸运的熬到产品量产时也不一定能卖得出去。
更何况,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特斯拉国产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国产Model3起售价下降到24.99万元,随着零部件国产化率不断接近100%,未来售价还有望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大众、奔驰、丰田等传统车企也都在积极推动电气化转型。而跨界造车的企业该如何应对行业下一次大洗牌,也许是他们今后面临的最大难题。
各位车友们认为富士康跨界造新能源车这事儿靠谱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看法和意见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易车讯 近日,董明珠在格力电器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动力电池最本质的就是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呼吁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在技术这个领域,我们一定会不断创新突破。我们注重的就是人才、技术还有质量。”
去年8月31日,格力电器竞得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0.47%股权,同时董明珠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本次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持有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并合计控制银隆新能源47.93%的表决权,银隆新能源将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随后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
据了解,格力钛新能源拥有安全性能行业领先的钛酸锂电池、全球排名前列的钛酸锂实际电池产能和国内排名靠前的磷酸铁锂实际电池产能。此外,格力钛新能源还具备系列齐全的商用车、专用车、物流车等车型,其中新能源客车行业排名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