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有一定年纪的人来说,春兰空调曾经的风光无限他们是深有体会的。
时间拨回到32年前,那时的春兰集团的还叫“江苏泰州冷气设备厂”,一个濒临破产的国有小厂。曾做过技术员的陶建幸临危受命,接下了厂长的重任并开始对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1989年,江苏春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陶建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春兰集团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公司所生产的“春兰”牌空调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
乘着这股发展势头,1994年3月,江苏春兰制冷设备、泰州春兰特种空调器厂、泰州春兰制冷设备销售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春兰股份,并于次月顺利登陆二级市场。
根据上市首年春兰股份公布的年报,1994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5亿元,净利润1.96亿元。无论是收入还是净利润都比如今高出数倍。
当时的春兰风光无两,在1995年8月举办的第50届国际统计大会上,大会组委会命名了一批企业为某类产品的大王。其中,春兰集团被授予“中国空调大王”的荣誉称号。
1996年,在中国轻工总会信息中心给出的产销量排行榜中,春兰以108万台的成绩位列第一,格力则以89万台排名第二,美的、海尔分列五六位;1997年,国家统计局所属的中国技术进步信息发布中心在“全国销量第一推展活动”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市场统计结果,春兰空调连续8年(1990年~1997年)全国产销量第一,累计销量超1000万台,荣获“中国空调第一品牌”称号。同年,作为***的陶建幸当选为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在稳坐“空调一哥”的位置后,陶建幸的野心一路膨胀,多元化扩张自此开始。
多元化得与失
1994年上市当年,春兰集团走上了轰轰烈烈的多元化转型之路,先是介入了家电业内的冰箱、电视、洗衣机等项目,随后又“杀入”风马牛不相及的摩托车、卡车、新能源等行业。
在春兰集团的官网上,几个简介格外醒目:春兰集团是集制造、科研、投资、贸易于一体的多元化、高科技、国际化大型现代公司,拥有海内外数十家独立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春兰产业涵盖机械、空调、新能源、房地产、酒店业、商贸、金融与投资等,主导产品包括家用空调器、商用空调器、压缩机、高能动力电池及电源管理系统、电站系统、机械加工及动力产品、住宅与商业地产等。
我们都知道,平时把鸡蛋放到多个篮子里未尝不可,但篮子越多,管理篮子的精力、财力就会被分散,对现有篮子的维护也会造成影响。春兰集团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多元化之初,摩托车和卡车项目也曾让陶建幸尝到了甜头。公司推出的摩托车系列在1997年上半年就实现了6万台的销量,销售收入近10亿元;2001年,春兰卡车领域一年给集团贡献了2亿元的利润;研制了8年之久的高动能镍氢电池项目也通过了鉴定。
然而多元化扩张战略过快最终还是出现了顾此失彼的问题,新业务还没能完全成熟起来,曾经的支柱产业空调业务则不断下滑。2002年年报显示,春兰股份持股的江苏春兰摩托车有限公司、江苏春兰动力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春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春兰洗涤机械有限公司全部亏损。2005年,春兰股份不堪重负,主营业务利润5.15亿元,比上一年同期下降4.81%;净利润亏损2595万元,这是春兰股份自1994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2006年、2007年春兰股份未能扭转亏损局面,于2008年5月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暂停上市。
“春兰的衰落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在最鼎盛的时期把上市公司春兰股份拿来做房地产、摩托车、卡车、电动车等,把大量资金用在了非主营业务方面,而空调主业的开发、推广力度明显变小。”在刘步尘看来,春兰集团这种不合理的扩张导致了公司不但副业没有培育起来还拖垮了主业。
春兰(集团)公司的依靠科技创新
好。日产车挺省油的,开起来也很舒适,外观也不差,里面内饰做的蛮好,动力还可以中低转速扭矩还比较充沛,过了4500转加速感就不行了。不过开到180甚至更快都可以。在同级别中车内噪音小,开起来比较安静。
春兰成功地实施了多元化战略,实现产业上的快速扩张。经过几年努力,春兰已在家电、自动车、新能源三个产业实现产品多元化的经营。春兰经济结构顺利实现从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产业结构的转变,在新的一轮激烈竞争之中,春兰不仅保持了原有的产业优势、而且还壮大了新的产业优势,加上春兰在贸易、投资等方面所取得的实质进展,春兰整体经济竞争实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