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董明珠 新能源汽车(董明珠 新能源汽车)

那些用“早跟你说了造车没那么简单”来看董明珠笑话的人,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还是见多了“狼来了”已经麻木了呢?

从2016年董明珠决定跨界造车开始,很多人都在等待她的“一败涂地”。

就好像按剧本走一样,由于遭到股东的拒绝,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失败。董明珠仍不死心,自掏腰包以个人名义,联合刘强东、王健林等成功完成收购,并成为银隆的第二大股东。这场一开始就不被看好的造车之路更是显得坎坷不平。

果然,今年5月30日,广东省证监局披露的已报备拟上市公司辅导工作进度表中,珠海银隆的状态是“辅导终止”,意味着珠海银隆上市失败。7月20日,南京银隆产业园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查封的新闻则是再次将“董明珠造车”推上了风口浪尖。

负面舆论无外乎“董明珠把造车看的太简单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虽然在家电行业牛X,但在造车领域可没我懂。”

我并不是觉得董明珠造车一定能成功,说实话我也没那么看好,我也承认董明珠的过度自信和雷厉风行存在不妥。但把造车与“圈钱”、“狂妄的情怀主义”完全画上等号未免太狭隘了,抱着看热闹心态的人对董**又了解多少呢?

“董明珠造车”跟大家想的互联网造车不太一样

董明珠很“看不起”互联网。这点从她对小米的评价就知道,“小米不过是个投资者。而不像格力,真的是凭技术来「做」。”于是也就有了2013年那个著名的10亿赌约。

不知道是她不了解小米,还是不了解互联网。很明显感觉到,董明珠是个“老派”且自大的人。

但不可否认,她是个根正苗红的实干派,嘴边挂着的永远是“掌握核心技术”和“中国制造”。总之,她一不会玩最容易火的互联网概念,二不会像某贾一样运作资本。

所以说董明珠的造车不像现在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造车,提出一个概念,然后找投资人,造出几台概念车,最后在量产和交付的时候一拖再拖。

她非常务实地准备收购一家生产新能源客车的车企,也就是珠海银隆。后者主营锂电池材料供应、锂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及整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也是个「技术派」。2015年,该公司新能源汽车销售订单7000辆,产值达百亿。

在董明珠心里,珠海银隆是块「有待发掘的金子」。她坚持认为,珠海银隆的钛酸锂电池技术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格力来说如虎添翼。

她曾表示,“格力有电机厂、有模具开发、有成型的工艺,因此可以和银隆新能源联合开发”。格力收购珠海银隆,是为了进一步把环保能源的技术融入到新的领域中去,“以后可能我们不仅是造一个环保能源的汽车,而是把两者之间的协同合作落实得更好”。

2017年格力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行业整体性增长,空调占比超过80%的格力未来保持这个增长速度的难度很高。国内空调市场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如果再依靠单一产品实现更跨越式的进步那是非常困难的,从整个家电行业来看,积极的转型是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之路。

所以说,董明珠的造车没有那种“为梦想窒息”的英雄主义,没那么酷也没那么前卫,也不一定是她的爱好,而是作为舵手的长远眼光,造车仅仅是投资今后的手段之一。

“董总对格力未来充满危机感。希望一直维持格力高速运转的状态。”一位格力电器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

为了这个决策董明珠付出了什么?

众所周知,董明珠收购银隆并非一帆风顺。

在银隆事件之前,中小股东一直是支持董明珠的。董明珠这些年分红从来不手软,格力股价一路攀升,A股哪里还有第二家啊?

直到2016 年10月28日,中小股东第一次和董明珠离心离德,反对后者力主的格力电器以 130 亿元收购珠海银隆 100% 的股权。董**当场发飙,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然后2017年格力实现净利润224亿元,却真的没有分红计划。

在经历了全资收购议案被股东大会否决后,董明珠以自掏腰包,拿出全部身家入股珠海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银隆。此外,她还拉上了刘强东、王健林等商业大佬一起入股,王健林毫不犹豫就出了5个亿,最终共同增资 30 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 的股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二掌柜。

当初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进入银隆,董明珠投入了超过10亿元。2016年,董明珠曾11次增持格力,2017年她的资金投向银隆之后,对格力电器的增持只有3次——这也导致了她被“挤出”格力电器的十大股东之列。

董**的造车决心可鉴可明。

投资银隆到底对不对?

回到最开始,事情的导火索就是南京银隆被查封。事件源于今年年初珠海银隆拖欠供应商货款逾10亿元,其中一家名为珠海思齐的企业因向银隆索要欠款无果后将其告上法庭。随着事件升级,致使“查封”发生。

出了这样的事,矛头纷纷指向董明珠“盲目投资”。那这家企业真的不行吗?

我们不难看出,董明珠对珠海银隆抱有厚望,几乎是下了所有赌注。因为珠海银隆与董明珠价值观相仿。

珠海银隆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2010年珠海银隆花了约4亿人民币,收购了美国科技公司Altair Nanotechnologies Inc的53.3%的股份,掌握了石法纳米制球技术,在储能系统和钛酸锂电池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钛酸锂该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材料相比充电速度快,只要几分钟电池即可充满,同时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稳定性好的优点。不过它的能量密度与前两者相比最低,低到只有三元材料的一半,意味着同等体积下可储存电量少,车子跑不远就要充电。

虽然说能量密度低,但珠海银隆还是没有放弃,坚定认为其经过长期发展也可以到达一个满意的水平。现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发展迅速,在一个新的电池领域做到技术突破的话肯定比“随大流”做三元锂电池更有成就。更何况还有国家补贴。

资料显示,珠海银隆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申报的国家补贴金额分别为5550万、10.155亿元、21.3537亿元;三年累计超过30亿元。

但随着国家补贴的下调,珠海银隆大面积的项目扩张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了。再加上国家开始重点鼓励长续航里程纯电动车、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发展,也就是说主营钛酸锂电池的珠海银隆将失去更多补贴。

目前,珠海银隆在全国拥有了11个产业园区布局,同时处于建设阶段的有8家。资金额投资总额高达800亿元左右。在这样大刀阔斧的扩张下,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自然容易“翻车”。

那董明珠在投资前就没有做风险评估吗?她很清楚他们主营磷酸铁锂电池,也很清楚这种电池目前还很小众并且不被看好。但是她看好啊。

这种掌握独有的核心技术并执著于此的理念,不觉得和董明珠执掌后的格力非常像吗?“掌握核心科技”,“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简直太对董**胃口了。

当然,我也并不是在给银隆“洗白”。董明珠投资它自然是因为认同对方的价值观,而不认同的也没必要说董明珠“盲目投资”。毕竟这不是圈投资人的钱,没有上市成功的银隆也更谈不上伤害股民。

我不否认董明珠也有可能存在决策失误,商场如战场,本身就是博弈。2016年被免职集团董事长,强硬的董明珠抹泪说雪中送碳的人太少。可是资本市场就是锦上添花,董明珠的第二个任期,相继提出过多元化、格力手机和汽车这三条路线,还没有一条完全走通。

但因此否认董明珠的“初心”,何尝不是“妖魔化”了。

最后扯两句上升一下

大概是从贾跃亭跑路开始,国内关于跨界/新兴造车这件事变得十分敏感。没错,就是“造车没那么简单”。总之,你要么居心叵测(来骗钱的),要么异想天开卖情怀。

关于造车这件事简不简单,我承认这是一个及其复杂且庞大的生态链。这个话题不是这篇的重点,而是被耗光“期待值”国人们还可以试着去相信什么。

董明珠在早前陆陆续续买了约120万股格力电器,金额约2000万元,她又要求自己在退休之前绝不卖。而贾跃亭则是一举完成了套现,时不时地股票停个牌。对比下来,至少董**的人品还是值得信任的不是?

有意思的是她还公开diss过贾跃亭,“当一个人没有诚信的时候,别人帮你只能一次。贾跃亭,帮他的人太多太多了,结果他让那么多人失望了。”

今年是董明珠造车的第3年,也是她人生的第64年。

在格力“2018再启航”晚会上,董明珠公开说过:退休是自然规律,但是我认为我今天还很年轻,虽然我60多岁,但我的心还是像25岁一样。

而今年25岁左右的你,心理年龄是不是已经60岁了呢?

我很敬佩这样“年轻”的董**。借用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的话,希望年轻的董明珠带领年轻的格力走得更好。也祝愿年轻的董明珠能在造车路上能走的更远吧。

辗转5年,格力终于以18亿“拿下”银隆!

2021年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通过参与司法拍卖拍得珠海电动车企业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成交价格为18.28亿元。

另外,董明珠将其个人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的表决权委托给格力电器。由此,

银隆新能源将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

这也意味着 格力和董明珠离期盼已久的“造车梦”更近了一步。

豪掷18亿,格力收购银隆新能源

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称,格力电器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同时,董明珠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

此次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合计控制银隆新能源5.29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占银隆新能源总股本的47.93%, 银隆新能源将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

对于此次交易,格力电器表示,由于董明珠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同时持有银隆新能源股份,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无须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波折不断,董明珠对银隆执念深厚

说到格力与银隆,就不得不提到关键人物董明珠。在这场长达5年之久的合作中, 董明珠可以说是推动格力拿下银隆的重要甚至唯一关键人物。

早在5年前,格力电器就动过收购银隆新能源的念头。当时新能源 汽车 成为全球最大的风口,眼光长远的董明珠也决定进军 汽车 赛道。

2016年8月,在格力电器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格力电器拟收购银隆新能源100%股权的相关议案。结果让董明珠没想到的是,在同年的股东大会上, 格力电器多数中小股东都对这个收购方案投了反对票,收购最终以失败告终。 反对原因之一是收购的估值过高,董明珠还因此在股东大会中发怒。

但是执意切入造车领域的 董明珠竟然自掏10亿腰包, 然后拉上王健林、刘强东共同出资30亿元取得了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其中董明珠个人占股7.4627%,是银隆第五大股东。 增资扩股后,珠海银隆的整体估值达到134亿元,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

董**对珠海银隆的信心,从来不只表现在口头上。 短短几个月后,董明珠就增资扩股,持股份额达17.46%,成珠海银隆的第二大股东。 从第五大股东跃至第二大股东,董明珠用行动向外界表明“做新能源”的决心。

“我替银隆保证———用银隆的车保十年不换,电池坏了算我的,这就是中国骄傲。”“收购银隆失败,是因为有人鼠目寸光。”董明珠信心十足地表示。

对银隆的重视,更体现在董明珠的回乡投资上。

2017年5月9日,总投资100亿元的银隆新能源南京产业园项目在溧水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工,这也是银隆在全国布局的第五大产业基地。

而为了让银隆顺利入驻家乡南京,董明珠曾四访溧水:

开工仪式上,回到家乡南京的董明珠表示,银隆新能源将把南京作为华东地区的重要基地,提升辐射全国和世界市场的带动力,带动更多产业在南京落户,为南京经济 社会 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即便是在2018年银隆相继爆出停工、裁员等负面新闻后,董明珠依然没有放弃对银隆投资。

2019年8月, 格力电器出资1530万元,与珠海银隆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 ——珠海横琴格力华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三年前没能投资珠海银隆的遗憾,正被格力电器以另一种方式“弥补”。

如今,五年已过,格力电器终于将银隆新能源收入麾下。

7个月亏损7亿元,银隆负面缠身

虽然董明珠如愿拿下银隆,但投资界依然不看好此次合作。其中直接的一项就体现在 银隆高位的资产负债率。

数据显示,2020年银隆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43.25亿元,净利润-6.88亿元。2021年1~7月,银隆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10.58亿元,净利润-7.63亿元。截至2021年7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81.49亿元, 负债总额227.2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0.75%。

而公司在管理上也问题连连。

2018年,银隆新能源屡次被曝出工厂停工、被供应商拉横幅讨债等消息。紧接着银隆新能源大股东魏银仓及原总裁孙国华被曝出通过关联交易侵占公司利益,涉及金额超过10亿元。2019年4月25日,银隆原总裁孙国华等6人被抓,但 创始人魏银仓却早已经远走美国。 随后事件不断发酵,董明珠也与珠海银隆原控股股东及管理层产生分歧,一度对簿公堂。

从行业发展角度,更是未能获得相关人士认可。

当前正值新能源 汽车 市场蓬勃发展之际,但为何身为“综合性新能源产业集团”的银隆新能源却陷入了持续的亏损中?

家电企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指出, 新能源 汽车 的火热,其实说的主要是轿车的火热,而非客车的火热。

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根据终端上牌信息,2021年1~7月新能源客车累计销售2.11万辆,同比下降5.3%。在新能源 汽车 整体销量大增的背景下, 新能源客车销量却出现了下滑。

刘步尘同时指出,客车和轿车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是, 客车的收款非常难,账期一般都在5年,轿车则是一下子就付清了。 所以客车虽然也是新能源 汽车 ,但和轿车完全是两个概念。

因此,从逻辑上来说,几乎无法理解格力电器为何控股珠海银隆,因为这表面上来看并非是优质资产,而且银隆业务和格力电器的业务很难形成协同,甚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银隆新能源就是个烂摊子。”

董明珠究竟看中了银隆什么?

既然银隆新能源都沦落如此了,为何格力还决意“上车”呢?

对于收购原因,格力电器在公告中表示, 是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落实“立足家电行业,稳步拓展多元化新兴业务”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

另外, 格力电器称此次交易双方能收获协同效应, 格力电器能在公司治理、市场拓展、研发协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多维度赋能标的公司,提高其产能利用率和产品竞争力。格力电器认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和银隆新能源能够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资源共享, 实现“1+1>2”的效果。

但从根本来看,格力和董明珠看中的是银隆新能源在纳米级钛酸锂技术及现有锂电池方面的产能。

董明珠早在入股银隆时就表示,格力看重的是银隆所掌握的钛酸锂电池技术,收购不仅能让格力快速切入新能源电动 汽车 领域,更重要的是在储能业务上大有作为。 “我愿意拿着我所有的资产投入银隆,因为这是中国进入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

资料显示,银隆新能源所开发的纳米级钛酸锂技术,能够研制出超强快充、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的钛酸锂电池系列产品。且银隆新能源拥有40多条钛酸锂和磷酸铁锂生产线,其钛酸锂电池产能能排到世界前列,而其磷酸铁锂电池产能能排到全国前列。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钛酸锂”只是一项小众技术,还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更何况, 银隆新能源目前接连亏损的经营现状,或更难以“自身之力”推进商用化进程。

董明珠的“造车梦”能否最终落地,格力期待的“1+1>2”能否实现?一切,还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

参考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豪掷18亿元,格力电器“拿下”7个月亏7亿多的银隆,董明珠造车梦再燃?》

中新经纬:《格力电器18亿控股银隆新能源 “造车梦”能否实现?》

苏商会:《100亿!董明珠在南京干了件大事,张近东也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