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 1 周(3.21-3.27),张亚东辞任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等职务;万物云 2024 营业收入 362.2 亿元,同比增长 9.2%;广州成首推配售型保障房一线城市;杭州地价天花板突破 7.7 万元每平;海南优化公积金离职提取办理条件;京沪楼盘单日销售额创纪录;报道称银行正在加快处置不良房贷;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4.8 亿港元购入香港浅水湾豪宅!
博览精彩资讯,把握楼市风向。风马牛地产研究院内容组精选的一周地产热点新闻已出炉,有涉及行业发展变化的关键节点,也有关乎企业民生的热点事件。现在,就跟小编一起看看都发生了哪些大事吧~~
- 本周关键词 -
- 企业追踪 -
1、张亚东辞任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等职务
3 月 27 日,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了董事会主席变更及董事会和部分董事会委员会组成的变动,并宣布恢复买卖。
张亚东先生因工作安排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主席」),并提交日期为 2025 年 3 月 21 日的辞呈。
根据辞呈,辞任将于 2025 年 3 月 28 日董事会会议召开前或下一次董事会会议召开前(以较早者为准)生效。因此,在 3 月 26 日董事会会议开始前,彼已不再担任执行董事、主席、董事会薪酬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成员以及董事会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主席。彼亦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上市规则》」)第 3.05 条,不再担任本公司授权代表。
董事会决议,自 2025 年 3 月 26 日起,刘成云先生获委任为主席。
2、万物云 2024 年营业收入 362.2 亿元,同比增长 9.2%
3 月 25 日,万物云公布 2024 年度业绩,营业收入 362.2 亿元,同比增长 9.2%,核心净利润 22.3 亿元,全年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 19.2 亿元,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134.3 亿元。
尽管开发商增值服务业务下滑,但公司的循环型业务稳健增长,形成了有效弥补。包括住宅物业服务、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BPaaS 解决方案在内的主营循环型业务收入达 307.9 亿元,同比增长 15.5%,占总收入比提升至 85%,带来毛利 37.4 亿元,同比增长 10%,增长 3.4 亿元。
因房地产开发市场下行,公司的开发商关联业务进一步压降,至占比 9.5%,对毛利影响-3.1 亿元。董事会建议以核心净利润的 100%为派付股息总额,向股东派付全年股息每股人民币 1.9 元(含税)。以 2024 年末收盘价计算,全年股息率约 9.3%。
3、报道称融创中国进行第二轮境外债务重组
3 月 24 日,香港法院获悉,负债累累的融创中国告知其境外债权人将进行第二轮债务重组。这是融创首次确认将进行第二轮境外债务重组,也将成为行业首例。
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今年初提出针对融创中国的清盘呈请,涉及本金总额 3000 万美元及应计利息。该清盘呈请令许多市场人士感到惊讶,因融创在 2023 年完成 90 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是自 2021 年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房地产行业首个完成里程碑式债务重组的陷入困境的开发商。
第二次债务重组和新的清盘呈请突显开发商和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持久战。信达的律师要求立即对融创进行清算,因为融创没有提供任何文件证明正在进行其所说的重组。法官则表示,考虑到其他债权人反对清算,聆讯延期至 4 月 28 日,以便融创展示其重组进展。
- 政策发布 -
1、浙江:开展房产土地存量摸底,制定房产土地盘活方案
近日,浙江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强化制度执行 进一步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的通知》。
其中,《通知》提到,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强化资产盘活意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的自觉性、坚定性,结合实际情况规范开展国有资产盘活工作。
各地根据部署对水利基础设施资产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底数清单和盘活清单,及时上报盘活需求,积极推动市场化方式盘活。省级各单位开展房产土地存量情况及使用情况摸底,制定房产土地盘活方案,推动房产土地优化配置,提升效益。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好总结,及时报送可复制可借鉴的盘活工作案例,省财政厅将择优宣传推广。
2、广州成首推配售型保障房一线城市
近日,广州正式启动首批配售型保障房申购意向预登记工作,成为国内第一个推出配售型保障房的一线城市。首批推出的两个项目为萝岗和苑、嘉翠苑,销售基准价分别为 15800 元/平方米、17300 元/平方米,都是地铁盘,数量分别为 936 套、 400 套,全部为现楼。
配售型保障房是面向本市户籍住房困难家庭和各类引进人才等工薪收入群体销售的保障性住房,实施封闭管理,禁止变更为商品房流入市场,出售(对象为合资格申购者)价格不得高于原购房价格,回购(对象为建设运营机构)价格按照原购房价格每年扣减 1%计算。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25 年,以需定购、以需定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并加大配售型保障房的建设力度。
3、海南优化公积金离职提取办理条件
3 月 24 日,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发布关于优化调整离职提取业务办理条件的通知。此次优化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将海南省户籍职工离职提取的条件之一:「在我省停缴住房公积金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满 24 个月以上」,优化调整为「在我省停缴住房公积金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满 12 个月以上」,大大缩短了本省户籍职工停缴公积金、养老保险的时间,提升了缴存职工办理离职提取业务的体验感。
优化调整后离职提取业务办理条件为:本省户籍职工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在海南省停缴住房公积金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满12个月以上,且未在外省继续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可申请离职销户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非本省户籍职工离职提取条件保持不变。
- 市场观察 -
1、中国银行去年净赚 2378 亿,境内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居首位
3 月 26 日,中国银行披露的 2024 年年度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6300.9 亿元,同比增长 1.16%;实现归母净利润 2378.41 亿元,同比增长 2.56%。
截至 2024 年末,中国银行净息差 1.4%,较上年末下降 0.19 个百分点。具体看,对公方面,分行业看,截至 2024 年末,中国银行境内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 4.94%,较上年末下降 0.57 个百分点,不良率位列各行业之首;境内其他不良贷款率、建筑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1.59%、1.43%,不良率分别位列第二、第三。
个人贷款方面,截至 2024 年末,境内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其他不良贷款率均为 1.73%,较上年末分别下降 0.1 个百分点、上升 0.44 个百分点。
2、杭州地价天花板突破 7.7 万元每平
3 月 25 日,杭州年度数一数二的重量级宝地正式出让,奥体滨江国际商务区(原水电新村)首宗宅地,经过 72 轮凶猛角逐,最终由滨江拿地,成交总价 52 亿元,楼面价 77409 元/㎡,溢价率 69.86%,不仅登顶杭州最贵地价宝座,在全国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
同日出让的钱江新城二期则由滨江补仓;城东新城由绿城拿地;萧山老城低密地杰立拿下。滨江成为今天最大赢家,豪掷 73.5 亿元包揽水电新村、钱江新城二期两宗宝地。
3、京沪楼盘单日销售额创纪录
3 月 26 日,据媒体报道,北京、上海等地有楼盘单日揽金数十亿元。具体来看,北京海淀区两大高端项目引发市场关注。3 月 21 日,和樾望雲项目开盘即实现 85 亿元销售额,相邻的和樾玉鳴项目同日开盘,实现 67 亿元销售额。两项目单日合计销售额突破 152 亿元,创下北京同期市场新高。
长三角区域同样表现亮眼。3 月 22 日,马来西亚开发商嘉里建设在上海最大投资项目迎来入市,销售额达 92.34 亿元,刷新上海新房市场 2025 年单日销售金额最高纪录。在杭州,绿城玉澜月华项目也颇受市场关注。据悉,该项目共 152 套房源,吸引了 1224 组购房家庭摇号「选房」,登记人数和房源比例大于十比一。
- 热点新闻 -
1、港媒再评长和出售港口资产交易:不应一错再错
3 月 26 日,香港《大公报》再发评论文章,批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计划出售港口资产交易,文章标题为「勿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文章强调,长和出售港口事件并非普通的商业行为,而是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港口营运权是关键基础设施,关乎全球航运和贸易往来,美国过往亦对于类似交易作出严格限制。
文章认为,长和作为扎根香港的企业,过去曾从国家发展中获得丰厚利益,如今应负起应有的责任,不应一错再错。
2、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4.8 亿港元购入香港浅水湾豪宅
3 月 24 日,据媒体报道,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以 4.8 亿港元购入香港浅水湾香岛道 33 号双号屋。
据了解,香港浅水湾香岛道 33 号双号屋豪宅实用面积 4720 平方呎,于 3 月初 4.8 亿港元成交,呎价 10.17 万港元,新买家以公司「VIKING SKY LIMITED」买入。
资料显示,原业主银基(集团)有限公司于 2005 年 1.68 亿港元买入该物业,该公司董事为梁国兴,据报与代理五粮液系列及红塔山香烟的银基集团主席同名,为同一人。
梁国兴拥有的银基集团 2009 年在香港上市,股份代号为 886,2023 年被清盘,同时联交所亦取消其上市地位。
据了解,梁国兴先后至少四次抵押洋房借贷,该房产此前以银主盘形式挂牌,初始叫价 6 亿港元,最终降价 1.2 亿港元成交。
3、报道称银行正在加快处置不良房贷
3 月 27 日,据媒体报道,中国大型银行正在加快处置不良房贷,以支持经济。报道称,大型银行正在加快处置不良房贷,以避免进一步侵蚀资产负债表,并响应支持经济的政策。据了解,部分银行 2025 年已将其地方分支机构的全年撇账配额加倍。
(转自:风马牛地产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