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换帅潮”下的中国太平:寿险客户减少130万,业绩成色究竟几何?

  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3月24日,中国太平在港交所发布了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中国太平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113亿港元,同比增长3.5%,保险服务业绩220.24亿港元,同比增长18.8%。受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合同服务边际为2078亿港元,较去年末下降1.6%。

  利润方面,受益于保险服务业绩及净投资业绩的上升,其股东应占溢利为84.32亿港元,同比增长36.2%。公司董事长尹兆君在年报致辞中评价,2024年,中国太平高质量完成全年经营任务,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经营业绩。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太平今天股价开盘却出现大跌,并在盘间持续回落,说明资本市场对这份财报似乎有不同看法,我们也在年报中发现了一些“利空”,如太平寿险、财险业务在去年分别较2023年少了126.7万、116.6万个人客户,同时太平的分红情况也并不尽如人意。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以来,中国太平进入“新老交替”,2月28日,中国太平副总经理李可东获核准正式出任中国太平总经理。中国太平正式进入“尹李配”的新阶段,在集团一二把手调整完毕之后,太平人寿也迎来人事调整,24年“老将”程永红因年龄原因卸任,接任者赵峰属于技术型人才,擅长金融科技领域。

  “换帅潮”下的中国太平,这份业绩成色几何?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太平的最新财报。

  1

  寿险新业务价值新高!代理人、客户数下跌明显

  在中国太平的金融版图中,太平人寿是太平的核心子公司,也是集团利润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2024年太平人寿原保费收入同比2023年增长4.5%,其中实现新业务价值132.16亿元人民币,重回百亿台阶,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4.2%。新业务价值率32.5%,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

  从该两项数据来看,太平人寿在2024年的表现不错,说明该公司在2024年还是卖出了不少新单,并且新单的质量都颇为不错,太平在年报中也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聚焦价值型产品推动,贯彻落实“报行合一”。

  但是在其他的几个核心数据中,太平人寿却还是有一些隐忧。如根据国家金融总局发布的数据及太平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太平人寿在国内寿险市场的份额从2023年的4.8%下降到了去年的4.5%,结合去年全行业在保费端的复苏行情,就说明去年太平人寿的保费增长速度要弱于不少同行。

  其次是代理人数量还在下降,数据显示,太平人寿2024年最新代理人数量为22.61万人,较2023年同期下降8613人,同比下降3.7%,上周我们刚刚分析了平安的年报,根据数据平安的代理人数量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增长,同时最新代理人数量较2023年也已经出现增长,行业前排公司已经企稳,太平还需要加加油。

  另外,太平的客户数量也出现了下降,个人客户数量从2023年的1517.4万人下降至1390.7万人,下降幅度达到8.35%,公司客户则是从811家下降至804家,下降7家,其中个人客户数量大降126.7万人并不正常,后续太平人寿需要在客户经营上花更大的力气。

  2

  得益于低基数效应,

  财险利润暴增831%,客户数也在下降!

  再来看财险业务,境内财险业务方面,太平财险2024年实现原保费收入210.05亿港元,同比增长2.2%,值得一提的是,太平财险在2024年实现净利润8.04亿港元,同比增长831%,不过这样的高增速主要还是得益于2023年的低基数效应,2023年全年太平财险净利润仅有0.86亿港元。

  另外,跟太平人寿一样,太平财险也在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数据显示,太平财险在2024年的个人用户数为868.69万人,2023年同期为985.33万人,减少116.64万人,下降幅度达到11.84%,公司客户则是从50.35万家下降至48.09万家,下降幅度均较为明显,而太平财险的销售直接代表数目也出现了不小的下降,幅度达到-13.9%。

  再保险业务方面,太平再保险2024年实现保险服务收入86.29亿港元,同比2023年下降8.4%,除税前溢利为10.77亿港元,同比增长163.2%,这主要来自于净投资业绩的大涨,从2023年的-0.04港元增长至去年的8.95亿港元,另外,综合成本率从2023年的95.6%下降至去年的92.7%,说明尽管保险服务收入在减少,但太平再保险的整体业务结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优化。

  资管业务这边,2024年去年太平资管业务集团内保险资金资产管理体量达到1.56万亿港元,同比增加15.8%,为第三方管理资产体量则是1.02万亿港元,同比下降6.2%,合计来看,太平资产业务的资金管理规模已突破2.5万亿港元。

  整体看,太平在2024年的这份报告是一份亮点和不足都比较明显的年报,因此市场对其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3

  市场分歧明显,太平股价今大跌!

  那么为何今天太平的股价还是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

  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今天港股整体行情较为一般,大盘走出了明显的下跌行情,其中截止午盘恒生指数跌幅在2%以上,对个股走势也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就是太平在利润端并不突出,特别是去年下半年的利润情况,甚至“差的”有些超出市场预期。数据显示,中国太平去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55.26亿港元,而全年归母净利润为74.32亿港元,这就意味着太平去年下半年的归母净利润还不到20亿港元,这是非常出乎市场意料的,因为去年9月底以来,权益市场还是走出了一波非常扎实的反弹行情,因此保险公司资产端也获利颇丰,因此我们也看到了不少保险公司发的年报预报,在利润端的表现都非常不错,但太平在去年下半年的利润表现确是不尽如人意,资本市场也选择用脚投票。

  在分红方面,太平也并没有让市场满意。衡量一家保险公司内含价值质量高低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能否持续较大力度的分红。在分红方面,中国太平相对于头部的寿险公司仍有不小的差距。2024年中国太平拟现金分红12.58亿元,现金分红比例仅为14.9%,而且近两年其现金分红比例还在不断下降,从2021年的22%,下降到2023年的17.4%,又下降到去年的14.9%。

  4

  核心管理层迎来巨大变革,太平剑指新发展

  对于太平管理层构成来说,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可谓是经历了一场大变革。

  2024年12月18日,中国太平原董事长王思东到龄退休。2025年2月12日,公司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尹兆君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批复》(金复〔2025〕81号),核准尹兆君担任公司董事长一职。

  尹兆君出生于1965年,于2020年12月末出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党委副书记,之后升任总经理。过往履历显示,尹兆君金融从业经验丰富,横跨银、保两大领域。他早年任职于交通银行,曾任交通银行山西省分行行长、河北省分行行长,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兼北京管理部(集团客户部)副总裁。

  时间来到今年3月5日,中国太平发布公告称,2月28日,中国太平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李可东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任职资格的批复》(金复〔2025〕129号),正式核准李可东担任公司总经理一职。

  2019年,李可东加入中国太平,担任公司副经理。自2020年起,李可东还兼任太平科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太平投资控股公司、太平养老保险公司等子公司董事长,负责统筹中国太平的科技、投资和医康养等重要板块。

  至此,中国太平在2025年开年之际正式敲定新一任领导班子“尹李”组合。

  本月中旬,有媒体获悉太平人寿召开干部会议,宣布赵峰接替程永红出任该公司党委书记。待履行相关程序后,赵峰将出任太平人寿总经理一职。简历显示,赵峰于1972年6月出生,现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太平)、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任太平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太平保险(卢森堡)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拥有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大学学历,为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

  这就意味着太平在集团和核心子公司层面,都出现了核心高管的变动,管理层如此大刀阔斧的变动往往也预示着太平即将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而在走上新的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太平需要解决的问题也着实不少。以太平尽量两年来非常看重的养老业务为例,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太平通过“自建+合作”的方式,建立了约50家养老社区。从2021年开始,太平养老保险业务收入出现了连续三年的增长,其中2021-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15.78亿元、77.89亿元、88.96亿元,但在去年却出现了下跌,去年全年太平养老保险业务收入为80.61亿元,下降幅度达到9.4%。

  此外,太平科技保险自从2018年1月获批开业以来,尽管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其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难以实现实质性突破。

  从保险业务收入来看,太平科技保险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的业绩表现呈现出低位波动增长态势。2022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为0.7亿元,经历了2021-2022年连续两年的下滑后,2023年迎来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比增长80.0%,达到1.26亿元。然而,增长势头在2024年有所放缓,增速大幅下降至11.1%,保险业务收入为1.40亿元。

  在净利润方面,自公司成立以来,太平科技保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七年间累计亏损4.31亿元。2021年亏损最为严重,达到1.27亿元,不过,此后三年亏损规模分别为0.47亿元、0.36亿元和0.27亿元。

  尾言:从整份报表来看,太平在2024年的表现优点和不足都比较明显,资本市场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了选择。而对于太平和其新上任的高管来说,前面的路还很长,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将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