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蓝色的代表冷风,红色的代表暖气。根据查询北汽新能源相关资料显示,北汽新能源左边出风口下面的按钮作用是按钮蓝色的代表冷风,红色的代表暖气。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环保乘用车为主要经营范围的新能源科技公司。主要产品包括EU5、EX360、EC200、EC180、EU260、EX260、EV160、EH300、物流车等。
新能源车为什么会成为全球最大的风口,未来车企靠什么盈利?
2021年至2035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方向定了!
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从技术开发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做出要求。
与上一阶段(2012-2020年)的产业发展规划相比,新《规划》最重要的变化是,不再只鼓励纯电动路线,而是改为由企业自主选择技术路线,政府只在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发挥作用,这将让企业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自己的技术路线。
换电模式成为新风口
对于这份《规划》,大家其实并不陌生。早在2019年12月份,工信部就向外界发布征求意见稿;在今年7月23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更是直接“剧透”。
此次国务院通过的《规划》,要点有四个:
一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
二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三要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
四是从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这四个要点,是在上一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0年)基础上的延伸与细化。在辛国斌的“剧透”下,鼓励“换电模式”尤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到,“要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和公共快速充换电设施”。
而2021-2035年的规划则更进一步,由“建设充换电设施”改为“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明确“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毫无疑问,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下一阶段的新风口。
此前,蔚来汽车发布了国内新能源行业首个BaaS电池租用服务,提供车电分离销售、电池租用、以及可充可换的新型购车购电模式。传统车企中的北汽新能源、吉利、长城、上汽也在探索或者已经推出换电车型、建设换电站。
在《规划》的鼓励下,未来将有更多车企加入“换电大军”,换电站和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下的另一个风口。
不再强推纯电动路线《规划》还注重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政府发挥标准法规制度、质量安全监管等作用,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
在上一阶段(2012-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政府非常坚定地选择了纯电动的技术路线,随后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以及其他鼓励政策,虽然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氢能源动力的新能源汽车有一定关照,对纯电动车给予严重倾斜,目的就是要让纯电动车一统江湖。
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一定阶段,政策导向逐渐被市场导向所取代,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更加多元。纯电动车固然有其环保优势,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车、氢燃料电池车、增程式电动车也有自己的长处,各自拥有数量不一的拥趸。
目前,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约为120万辆(2019年),其中纯电动车占了大头,有100万辆左右。表面上看,纯电动车确实是市场不折不扣的主流,但分析背后的原因,主要是连续多年政府大力补贴的效果,而非市场正常增长。
一个有力的证据是,2019年7月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量也随之停止增长,进入下降通道,而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正是纯电动车。
与此同时,从未进入补贴名单的混动车的销量,却开始上涨。这正是市场导向的结果。
在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对成熟阶段,继续强制企业只走纯电动路线,显然与市场需求相悖。
为此,政府人性化地做出了相应调整,给予企业对技术路线的自主选择权,并明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有了下一阶段的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具体鼓励政策,也就有了方向。新风口已经明朗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技术的突破以及单品的成功开启了新能源车的景气周期,当下新能源已经成为了全球最最大、最确定性的风口,没有之一。
此次新能源之风始于2019年末,在特斯拉未被全球资本认可之前新能源赛道前景还未明朗。2020年,疫情的催化加上特斯拉单点的崛起,新能源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被肯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酵,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以及储能领域都有了质的突破,最为代表性的两家企业就是特斯拉和宁德时代。
实际上,现在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已经有点类似于2010年苹果产业链,景气度高、估值也高。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该行业会一直处于消化估值的阶段。
只不过不同的是,当年我们大多处于一个利润较低的环节。据悉,苹果一家就能拿走产业链60%以上的利润;而现在不同,新能源产业链当中,中国企业则技术比较领先,以电动车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为例,宁德时代一家就占据全球29.9%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动力电池榜首的位置,排名第二的则是韩国的LG,市场占有率为24.5%。
马斯克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未来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很有可能来自于中国。他还称,中国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大约90%以上的公司都宣布会迅速实现电气化。
其实,他的说法也没有问题。因为不管是上游的零部件制造或者是下游的整车车企,中国企业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以新能源车最核心的零部件锂电池为例,目前中国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占有领先地位。有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 汽车 电池装机量为47.8 GWh,同比增长127%。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三家企业的装机量占比达69%。据统计显示,2020年全球每售出四辆电动车,就有一辆使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截至今年五月底,全球使用宁德时代电池的新能源车超过了218万辆。
同时,国内的比亚迪、中航锂电等企业也在发力锂电池业务,并且也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当下,全球的新能源车已经进入了到了一个加速渗透的成长期了。且未来的趋势也开始由硬件向软件和生态方向去发展了,这点在特斯拉身上特别明显。
这几年,特斯拉一直在降价,其毛利率始终保持在20%左右,硬件不赚钱,那么赚钱的是什么?
答案就是蓄能发电、及服务和其他。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特斯拉就没想从硬件上赚钱,市场给予其344倍的市盈率以及超7500市值原因也基于此,而特斯拉随着产品越卖越多,它最终可能也会构成一个类似于苹果IOS的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特斯拉有这样的趋势,但是在市场份额上其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因为新能源车的主场依旧在中国以及欧洲,而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对比特斯拉也并不逊色。目前,美国新能源车企比较有名的只有特斯拉,而中国则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以,我认为参考苹果等企业的成长路径,当硬件市场饱和之后,新能源车企就一定会向软件和服务拓展。
当下,以小米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厂商已经开始了向新能源赛道拓展,而苹果也开始在新能源车领域发力,与手机不同的是新能源车消费频次较低,渗透率提升缓慢,但是也意味着这个赛道的周期更长。
综合而言,新能源 汽车 已经到了一个变化的十字路口,其演变的方向也已经十分明确,动力电池、储能、软件都会成为未来景气度较高的分支行业,这也是新能源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大的风口的原因。